晋商、徽商观
中国最成功的商人团体莫过于晋商和徽商。
晋商大多活跃于北方,北到俄罗斯,欧洲,日本等。
徽商大多则活跃于南方,南到东南亚等。
两淮商人,指的是在苏州集聚的徽商和晋商。
靠当时的垄断行业盐,晋商和徽商都积累了不少资金。到后来的茶叶生意,当铺,最后是票号。经历了几代人的努力,积累了大量的财富。
晋商
山西土地贫瘠,粮食产量低下,而人口众多。紧靠土地收入不足以生存,很多人选择外出讨生计。山西人大多选择北上进入蒙古草原谋生,现在的包头市还流传着“先有复盛公,后有包头城”的说法。而复盛公就是山西商人的商铺。
在山西与内蒙交界的有个地方叫西口,方式山西人北上的必经之地,从这里开始进入草原,翻阅丛山峻岭,走过戈壁沙漠,走过雪山,躲过土匪。如果才能活着走进恰克图,同俄罗斯商人交易。
不知道多少人埋骨路上,山西人外出都会唱走西口,所以现在甘肃内蒙新疆不少地方的人都熟悉这首歌。
随着一部分山西商人成功致富返乡,带动了更多的人走出山西。
随着财富的积累,还引起了朝廷的注意,山西人重商而不重仕,对于他们来说经商才是首选。
到后来票号生意越做越大,引起了朝廷的觊觎,开始索取利益。每次战争都要山西商人捐出几百万两白银,太平天国运动对晋商伤害很大,他们进入汉口第一目标就是劫掠各大票号,导致晋商损失惨重。而朝廷又要晋商捐了几百万两白银。
晋商经济了几代人却对当官没有任何积极性,但是却也积极和政府打好关系,特别是最后的汇兑业务,清朝的整个金融体系都要靠晋商维持。
清朝末年,外国资本涌入中国。各种外资银行兴起,抢占了山西票号不少的市场。这时山西票号也经历了几次组建银行的讨论,但因为私人原因和票号之间的矛盾,最终也没有建立起来。随着日升昌票号的倒闭,山西票号走向衰败。
徽商
安徽商人,从明朝中叶到清朝,活跃将近300年。以盐,茶叶,当铺等走遍中国,甚至远销海外,日本,东南亚,西班牙等。
徽商注重和统治者互利互惠,成为所谓的红顶商人,其中的胡雪岩是为比较出名的代表人物。
苏州是徽商的发家之地,大量涌入徽商,成为当时的经济中心。
徽商也深受儒家思想影响,挣了钱买地买房修祠堂修炼园林,各种大兴土木,花掉了大量资本。挣了钱会让后代参加科举入朝为官。
依靠朝廷,最后也是被朝廷压垮,先是各种税负,后是各种战争资助,动辄几百万两白银,积累了几代人的财富就这样逐渐入不敷出,走向没落。
对比
晋商 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贩卖盐,茶叶起家,崇尚商业,轻视科举。开票号,讲诚信,经不起战乱。
徽商 生活所迫,背井离乡,贩卖盐,茶叶,木材等起家,看重商业却也重视科举。开钱庄,讲诚信,就算是红顶商人也经不起战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