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中,无时不面临选择,人生、离别、爱情、理想等,有时不知所措,有时迷茫彷徨,有时随心而欲、有时坚定不移,我们总在想:究竟怎样才是最好的选择?
“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害相权取其轻”,不失为一种明智的选择。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祸福的矛盾与转化又有几人能料?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在失去的同时,你是否又想到收获?
“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时而制”时与制,又有几多智慧之人把握。
我们曾几何时为了子女的的求学,东奔西跑,心力憔悴;为了求医,疾病乱投医,疗效甚微;为了工作,疲于奔波,积极谋生;为了升职,请客送礼,不知疲倦。这是体制的问题,还是心理的问题呢?有时我们无法选择,只有适应。
对与错。也许只是相对,却没有绝对。
为了生计,我们不惜放下面子,放下尊严,甚至出卖灵魂,攫取成功,得到鲜花与掌声,人们为你欢呼,为你流泪的同时,谁还在意你的过去。成功便代表一切,结果便代表所有。你庆幸你的选择,辛酸与眼泪把道德掩埋。
活在当下,芸芸众生,为名为利为生计总会融入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充当不同的角色。我们无法改变他人,只有努力做好自己,问心无愧。
成与败。荣与辱,得与失,只在一念之间;患得患失,优柔寡断,令你错失良机。
守株待兔,偶然不会成为必然;临深履冰,必然中也有偶然。
兵法讲究背山靠水,然背水一战,也会置之死地而后生。
破旧立新,有为固对,萧规曹随,无为也是。
熊掌和鱼翅,两者不可兼得,一石二鸟,也时有发生。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难道真的不必考虑别人的感受?明智与鲁莽就像一对姊妹总是伴行。
选择总在放弃中前行,放弃是为了更好的选择。
执执而求,求之不得,不若放手。失望,让人成熟,绝望,却让人脱胎换骨。
晴空万里,固然是好,漫雪纷飞,又何尝不是一种美景。
“花开是有情,花落是无意,来者是缘起,去者是缘灭”茫茫人海,沧海一粟,几多欢喜几多愁。
愁苦的心灵,总渴望被解救,于是信仰而生,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解救了众生的灵魂。
当然金钱也被部分人当成信仰。
虚空成佛,虚空成道,虚空成世界,尽在不可说中。“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一切如梦幻泡影,无处可寻。
终于有一天,我们顿悟了,原来能解救自己的还是自己。
知易行难,知行互补,知指导行,行检验知,知中有行,行中得知,行有知善行,知而行有效。
知多扰行,故不能决,房谋杜断为证。行多知少,故易莽行,自古不乏明证,集思广益胜于一意孤行。
人之不同,知行之比例不同,知多于行,成理论之家,行多于知,成实践之家。
对世界认知的不同,便会产生不同的结论。
正如盲人摸象与“百家争鸣”。
唯心论与唯物论,争论已久,实如鸡与蛋的问题,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为什么不考虑是统一的呢?
关于光的“波动说”与“粒子说”也曾展开漫长的争论,爱因斯坦的光的玻粒二象性理论(对二者的统一)不就是一个最好的证明。
世事的多变,人情的诡谲,让人难于选择,于是古时即有问神占卜之举。
看时势,明时局,分辨自己的优劣,听取他人的建议,寻找“黄金分割点”,尽力做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才是最好的选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