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伟娟坚持分享2316天。一天进步一点点,读书358(2024.1.8星期日一)
“平衡是家庭关系的第一原则,倾斜是另一种平衡。”
早在五十年代,从事家庭治疗的精神科医生就提出“婚姻倾斜”的心理学概念,认为家庭中父母的一方有采用破坏性方式来支配家庭的倾向,而另一方却显得依赖和柔弱,对其逆来顺受。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将这种倾斜关系视为正常,失去成为平等关系的能力,要么依赖,要么强权。
在临床治疗中常常观察到母亲的角色感太强,使父亲在孩子成长中的作用被弱化,甚至被迫游离于家庭的亲密关系与教养关系之外。由于不平衡,孩子与母亲的互动中,缺乏父亲的插入产生的心理缓冲空间,也失去了在双亲行为中作适应性选择的权利,孩子与母亲的行为应答方式被简单化到服从和不服从。
久而久之,成长的动力被压抑,变化与对抗的欲望被耗竭,导致孩子的心性发展延迟。
母亲的咄咄逼人与父亲和孩子的怯懦成了一种鲜明的对比。由此,处理时会不自主的想压制母亲,迫使母亲退后一点,再扶父亲一把,以此让孩子在居中的位置上比较好过。实际上,家庭治疗师并不会匆忙的否认画面上的情景,“倾斜关系”常常隐含着一种内在补偿和和谐。
换一句话来说,没有一个怯懦的父亲,也不会冒出一个强悍的母亲,两者谁是因谁是果很难分清。说到底,大多数孩子的行为紊乱最初都是指向家庭的,尤其是指向最亲密的人——母亲。要孩子有变化,父母要率先有变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