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老子的“无为”适应当今社会吗?

老子的“无为”适应当今社会吗?

作者: 海豚沁M | 来源:发表于2018-06-25 10:47 被阅读21次

老子在第二章里就提出了“无为”论,可见“无为”在老子心中的地位和他对“无为”的态度的一种极力宣扬和追求。

《道德经》第二章说:“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弗始,生而弗有,为而弗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意思是说,圣人以一种“无为”的态度来处理世事,实行“不言”教导,就像天、地、日、月、水、风等自然界的“圣人”一样,孕育万物从不加干涉,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作育万物而不自恃己能,万物茁壮成长后“功成名就”也不自我夸耀是己功。这一章里的“无为”的解释和之后的“圣人之道,为而不争”、“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等警句同出一辙、异曲同工,意在告诫后世之人,所谓的有德之人,是以一种“无为”的态度处理世事,依顺自然,跳出“当局者迷”,从“全局”——即宇宙观,来看待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不要局限于当前、当下的状态和现象。或者以当下、当前的状态和现象来评价或者判断事物的属性和发展轨迹。

这也与《道德经》第二章前半段的内容“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恒也。”相互映照。老子以他朴实的辩证思想告诉后人,世上本无美丑、善恶、有无、难易、长短、前后之分,正是因为出现了美、善、有、难、长、前,才会有了丑、恶、无、易、短、后。世上的事物都不是绝对的,所有的判断和评价也都是因为有了“一个面”才会自然生成或者说同时促就了“另一面”,而且这两个“面”相辅相成、相生相克、相随相伴。正是因为有了这个朴素的辩证思想为基石或者说心里伏笔,才可以从全局的视角来观想世事,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以“放下”的心态来生活。

至于标题的疑问:老子的“无为”适应当今社会吗?我个人觉得,读老子的“无为”可以怡情,可以让自己看得开一点,让自己活得通透一点。

不可说在当今社会活动中,完全要以“无为”的态度来处事,像天、地、日、月、风、水一样,“弗有”、“弗恃”、“弗居”,但是从认清或者学会认清事物的辩证性原理着手,以一颗“无为”的赤子初心出发,发挥创造力的同时克制或者不扩张一己的占有欲,依顺自然,应该可以让人通透一点、淡然一点、简单一点、轻松一点。

老子的“无为”适应当今社会吗?

相关文章

  • 老子的“无为”适应当今社会吗?

    老子在第二章里就提出了“无为”论,可见“无为”在老子心中的地位和他对“无为”的态度的一种极力宣扬和追求。 《道德经...

  • 易中天讲老子,庄子,禅宗

    老子,以无为求有为 庄子,以无为求无为 禅宗,以有为求无为 老子: 商容跟老子讲~牙齿不在了,舌头还在,老子悟道,...

  • 无为与无能

    一提《道德经》就会提到"无为"。 那么,什么是老子所说的"无为"呢? 老子的"无为"又是说给谁听的呢? 其实,老子...

  • 老子=无为?

    提到老子的道德经,很多人首先想到的是"无为",是他所提倡的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思想。以前,我也是如此认为,...

  • 《道德经》杂谈:任民自为

    1. 任民自为 谈到老子的治国思想,大概最令人津津乐道的是老子的无为政治。老子常言:“为无为,则无不治。”以“无为...

  • 禅苑谷书院:《教育道上》之无为而无所不为

    老子提倡无为思想,如果理解不恰当,认为这是一种负面思想,老子讲的无为并不是碌碌无为,恰恰相反,无为即有为,...

  • 《道德经》杂谈:无为与有为

    无为是老子的重要概念,无为是什么意思呢?无为就是有为,有为要实现无为。 老子说:“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

  • 约老子谈:反者道之动?2句话解释清楚

    自然无为的老子哲学 老子哲学的核心是自然无为,围绕这一核心老子提出了许多极富启发意义的观点。 反者道之动 老子说:...

  • 二章 治国

    仔细揣摩老子的无为而治。 无为,可以理解为什么都不做,这岂不省心。但若懒惰无为,真能治么? 老子此文对无为的推导过...

  • 无为

    老子的无为思想我困惑了好好长时间,老子无为到底在讲些什么呢!是目的的无为还是方式的无为;是保持原来的自...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老子的“无为”适应当今社会吗?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gey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