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大学生世界留学
让我来戳破你的“泡沫”!

让我来戳破你的“泡沫”!

作者: 圆桌学士_夏田 | 来源:发表于2017-04-05 23:54 被阅读0次
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 | 夏田

我们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性格,思想,感情都会造成或大或小影响。2017年的今天,我们称这个时代为信息轰炸的时代。大数据的崛起,各种自媒体如春笋般地建立起来。

但是,我们一旦开始接受到大量的信息,就会开始选择性地去过滤它。或许是因为我们懒,又或许是因为我们的大脑运算效能有限,没法接受更多的信息。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我们当前所处的窘境,我们其实已经开始自我的囚禁在自己的“小泡沫”里了。

它的膜很薄,也正因为这种脆弱,让很多人不敢触碰。

何为过滤泡沫?

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这个概念最早应该是由一位美国人,Eli Pariser提出来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过滤气泡(Filter Bubble、个人化资料过滤、筛选小圈圈)是一种网站针对个人化搜寻而提供筛选后内容的结果。网站内嵌的算法会透过使用者的地区、先前活动纪录或是搜寻结果来给予使用者想要的或是观点一致的结果。这种结果可能会导致使用者越来越看不到他们不同意的观点或资讯,使得认知过于单向,并处于他们的文化、意识形态气泡之中。主要的例子为Google的个人化搜寻结果以及Facebook的个人化动态消息、亚马逊与Netflix的过滤性推荐系统。

——维基百科

简单来说,就是假设你在用亚马逊搜索“铅笔,单车,背包”,以后在亚马逊的广告栏上会为你自动推荐与之相关的产品。可是,我以上给的例子是关于电商的,万一是社交媒体平台呢?

2016年美国总统大选,被美国人称为最两极分化的一次大选。他们看着闹心,我们看着过瘾。但是,又是否有人想过为什么两极分化是如此的严重呢?

难道支持特朗普的人脑子都出问题了?

难道支持希拉里的人都是伪君子?

在我看来,原因其实起源于当今大家对社交媒体的依赖。每当我们这些用户在Facebook搜索特朗普的时候,精明的Facebook为了让你继续“黏”在它的平台上,它会把相关的文章连同观点也推荐给你。这样,你就会遇到更多同道中人,而这就渐渐形成了一个小社区。

这个套路和电商利用大数据将用户查询或者可能喜欢的产品直接推送给你们是一个道理来的。由此,对特朗普有兴趣的用户会渐渐接收到更多关于特朗普的文章和观点推送,同时是根据用户的喜好来推送的。

对特朗普有好感的用户来说,他们会逐渐接受到更多关于特朗普的正面新闻,反之也是如此。从微观上来讲,这可能只是商业层面的营销手法,但是从宏观上来看,这看起来无异于政治洗脑。

逐渐懒惰的大脑

在这个信息方便面的时代,由于网络上充斥着形形色色的信息,能阅读到好文的机率越来越低。因此,很多读者更喜欢鸡汤文,干货文这类能在短时间内让读者能快速吸收知识的文章。

某种程度上,这可以被归类为一种投机心理。就像投资者利用着有限的资金,希望去得到更高的收益。只不过这里不是投资者,而是我们这群广大的读者。从媒体的角度来思考,为了给观众们提供各式各样的观点,为了满足不同读者的胃口,各种各样的时事评论或文章也就创作出来了。

但是一旦所有数据和内容都经过谷歌、脸书、亚马逊这样的平台包装了一下后,更合你胃口的阅读内容也就诞生了。

有时甚至会让你感觉这个内容好像天生就是为你量身定制出来的。

久而久之,读者开始变得麻木了。因为长时间接受单方面的信息,读者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不增反减,而这对一个留学人的思想来说,是致命的。

作为留学人,身在国外的目的就是为了去接受更多不同的观念,尽可能地和当地人进行思想的碰撞。在双方价值观发生冲突的瞬间,我们就逐渐了解到对方的思想模式。这就像打开了一扇通往世界的大门,为我们的思想提供了可贵经历。

但是一旦我们进入“过滤气泡”里,我们就连同自己的创造力和思维一起被禁锢在这狭隘,但又吹弹可破的环形空间里。你可能读到这里还不以为然,但作为在国外留学的留学生,这难道不会让你细思极恐吗?

在你的思想被限制后,你将不会去询问其他人的想法,你也不愿意去接受其他人的观念。因为,你的世界就在那晶莹剔透的气泡里。到最后,你就变成了人们常说的键盘侠,愤青,甚至是喷子。

那问题来了,我们如何避免成为键盘侠,愤青,喷子呢?

1.避免从单一平台接受信息,尽量平台多样化。如果你现在只是在看新浪新闻,不妨去看看其他平台例如简书,知乎,豆瓣等。(注意:这不是广告!)

2.多去和不同种族背景的人去聊天,进行思想上的碰撞,价值观的摩擦,当然,要适度,别过头了。

3.每次读完一篇文章的时候,反问自己这几个问题吧

I. 这篇文章作者为什么要写出来,你从中获得了什么?

II. 这篇文章所传达的信息合理吗?批判性的思考一会,相信我,每天这么一点一滴地去锻炼会逐渐提高你的思维速度,让你的脑子转的更快。

III. 这篇文章所没有传达的信息是哪些?如果不包含它们的话,合适吗?整篇文章读起来完整吗?

IV. 多阅读和这篇文章正相反观点的文章,然后进行比较。通过了解不同的视角,你的视野将无比宽广。

有人曾问我,“你会不会读书。”

我说,“那当然会啊。”

他问道,“可以给我看看你的读书笔记吗?”

我看着他说,“没有”。

现在,我想问大家,你们会思考了吗?

END.


引用:

https://www.ted.com/talks/eli_pariser_beware_online_filter_bubbles

https://en.wikipedia.org/wiki/Filter_bubble

https://www.technologyreview.com/s/522111/how-to-burst-the-filter-bubble-that-protects-us-from-opposing-views/

http://www.theverge.com/2016/11/16/13653026/filter-bubble-facebook-election-eli-pariser-interview


今天是日更第3天,希望分享对你有帮助。      ||          转载请联系作者,违者必究!

相关文章

  • 让我来戳破你的“泡沫”!

    文 | 夏田 我们的环境对一个人成长过程中的性格,思想,感情都会造成或大或小影响。2017年的今天,我们称这个时代...

  • 戳破泡沫

    刚刚看过的一段小视频 史实都已熟悉 人人心里早都各有了结果 我 还是禁不住热泪迎眶 其中出现了一段遭忌讳的历史 ...

  • 戳破安逸的泡沫

    钱包找不着了(第二天下午在办公室抽屉找到,上午忙其他事忘了找),里头有身份证、医保卡、信用卡及其他,可能放在办公室...

  • 微信公众号刷量被曝光 自媒体泡沫被戳破

    泡沫是人吹出来的繁华,戳破之后实际上什么都没有。想当年郁金香泡沫,房地产泡沫,都是让人们给炒作出来的。而如今的互联...

  • 我没有写那首忧伤的歌

    我始终没有写下那首忧伤的歌, 当你无声从我身旁走过, 你是我虚幻中的爱人,梦中之梦, 谁肯把那美丽的泡沫戳破, 你...

  • 心脏被戳破,变成泡沫 落成漫天的光 也流出寡欢的血 难得...

  • 2017-10-20

    我费劲巴力编的泡沫 我妈一瞬间全戳破了 受不了了 爆发吧

  • 《舒》

    我拨开时间的帘帐, 戳破梦境的泡沫, 打开忧郁的水泥盒子, 坐在年迈的座位上, 终于, 我看到了你所说的未来模样,...

  • 我们今年要干的事情

    2017年的币圈充斥着浮躁、虚假、暴富的气息,当泡沫被戳破时,也就戳破了各位的幻想。当2018的新年钟声敲响...

  • 平行

    “啪” 鱼儿终于戳破了泡沫 唤醒了湖水的涟漪 深沉的水色 触不到那颗天上星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让我来戳破你的“泡沫”!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hf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