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读书会发言稿——既然是读书会,所发之言要源于文本,要看到文字背后的信息,所发之言,绝不可文字表面之事,要讲出自己的体会与思维,要有自己的思想与观点。否则人云亦云,所言之物全是文字表面内容,皆是人人可见信息,读书会就没了意义。
2、三个历史人物,对谁最有感触——其一要看他人之评价,以立自己之观点;其二要看人物之言行,探究其内心动机与思维,洞察人物何以触人心。
3、一生曰:吾爱鲍叔,鲍叔知人。“知人”一语,标签也,不足以感触人心;又曰“甘居人下”,语出文本,需深入挖掘:
4、司马迁仅评“知人”一语,过于单薄,远没有表达出鲍叔之个人魅力所在。
5、读书会,就是一个透过文字深入探究人物心理品评文本内涵的交流会,要在文字品评上下功夫,要看到文字背后的东西:
其一,要努力追求思维的条理化,条理化源于文本阅读的层次化,层次化源于陈述对象的转换。
其二,层次化,影响着条理化,条理化,带来的是思维的明晰,明晰的思维是走向深刻的基本前提。
其三,在思维明晰的基础上,探究人物言行举止的内在动机:个人角度内心动机如鲍叔,第一关键人角度如管仲,第二关键人角度如桓公,社会环境角度等。
思维的浅表化,才是写作的真正大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