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在世不容易,相逢一笑泯恩仇,我们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着,我们生活的主要目的,是使自己尽可能地快乐的活着,欢乐无忧,那就是一个快活的世界,这是学习《小窗幽记》当中的一段文字带给我的启示。
原文:
剖去胸中荆棘,以便人我往来,是天下第一快活世界。
译文:
将心中自伤伤人的荆棘去除,开放平易的心胸与人交往,便是天下最令人舒畅欢喜的事了。
赏析:
一个人的心中一旦存有不平之气,没有一个平和的心态,在与人交往时就容易伤人,即使是闭门独处也会伤害自己。
什么是妨碍我们与人交往的荆棘呢?无非是埋藏在心底的不信任、嫉妒和自私,这些就造成了我们拒绝将心胸坦诚开放,即使在形体上与他人握手言欢,心却是背道而驰的。
人是需要友谊的,友谊使我们欢笑快乐,更使我们患难与共。友谊就象一扇门,需要自己去挖掘,你不去扣门,他人如何会为你开启?你不打开自己的门,别人又如何进来?而且,你不把屋内的荆棘除掉,不但自己不能安居,别人又怎么肯进来呢?
如果能剖去胸中荆棘,获得这样的友情,岂不是天下第一快活的事?整个世界在我们眼中不是显得更完美了吗?敞开心扉,欢乐无忧,才能享有一个快乐的世界。
原文:
居不必无恶邻,会不必无损友,惟在自持者两得之。
译文:
选择住家不一定要避开恶邻居,聚会也不一定除去坏朋友。如果自己能够把持,那么即便是恶邻和损友,对自己也是有益的。
赏析:
要找一个周围都是好人的地方住下,是不可能的事。所谓恶邻,有时是品德恶劣,有时是行为恶劣。譬如你要睡觉他练琴,你要读书他唱歌。因为相处的空间太接近,必定会有趣味相冲突的时候。
如果遇到一个太过自私,或横行霸道的邻居也是挺麻烦的。
众人相聚,难免有一些逢迎拍马,或是言谈粗鄙的人,或者是高傲自大,爱贬低别人的人。这时到底是与他们同声相应?还是他饮他的花酒,我喝我的清茶呢?
其实,无论是恶邻或是损友,换一个角度来看,无非是考验我们的涵养和定力。倘若我们与邻居一样的对待,我们不也成了毫无涵养的恶邻了吗?很多事情稍加忍耐也就过了,即使交涉也要依理而行。至于损友,那完全就看自己的把持了,如果定力足够,绝不会被他人影响。能善自把持的人,无论什么样的恶邻或损友,不过是试金石罢了。
还记得孟母三迁的故事吗?开始的时候,孟母带着她的儿子孟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家的孩子们见样学样,玩起办丧事的游戏,哭呀拜呀。为了让孩子得到好的教育,孟母就把家搬离这个地方,去了集市旁边居住。
可是孟子又学商人的样子,杀猪宰羊,讨价还价,笑脸相迎,孟母觉得这个环境还是不好,第三次把家搬到学校附近。这下好了,孟子喜欢上了读书,懂得了不少礼节。
这个故事说明,环境对人的性格的形成,对习惯的养成有很大关系。当然我们也要学会思考,提高辨别能力,尽可能的不要被周围的环境影响。而且要学会在不好的环境中,学习有用的东西。三人行必有我师,恶人身上也不都是恶,总有他的闪光点,那就是我们要学习的东西,所以最终还是要靠自己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