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丧礼的规矩

丧礼的规矩

作者: 醉眠芳草间 | 来源:发表于2024-06-14 07:26 被阅读0次

我有一个同事,老公家在江苏徐州农村,婆婆九十多高龄去世,她回去奔丧,回来直接病倒了。她说这丧事办得,能扒活人一张皮,太累了。

她说那边一般的白事,前后至少需要5天,超过7-10天的也有,规矩、过程真是太繁琐了,开销还巨大。

老人去世了,首先要专门请人“看日子”,有一个基本的说法,就是“单日老、双日埋”、“双日老、单日埋”,日期要岔开;还要避开儿孙日、儿媳日、女儿日等等,再加上风俗禁忌,算来算去,就把入土的日子排到五六天、七八天之后,有的家里儿女多,需要回避日子多的,还要拖很久。

这样一来,即便火化后,老人也要在家停放,按照风俗习惯,老人没入土,子女就得披麻戴孝昼夜守着,谓之“守灵”,身心疲惫;

人累不说,家里白事破费也很大,因为在家里办仪式,上门帮忙、吊唁的都是客,来的人越多越好,来人哪怕拎着一刀子烧纸,都得回敬一盒烟,这样一来,烟、酒、饭菜、灵棚租用、乐队等开销也不小。

老人在家一天,就是一天的破费;遇到天热、暴雨、大风的反常天气,家有白事的事主真是太难了,唯恐失了礼、看着花钱如流水,还得硬着头皮坚持下去。

她说婆婆家是正常人家,如果一个家境不错、又无子女的老人去世了,那白事的耽搁就更长了,村里人过来帮忙的,坐在家里吃,这种现象叫“吃绝户丧”,什么时候把家当吃完了,什么时候发丧,有的时候能吃半个月。

我原来觉得,我们这地方办丧事就够复杂了,正常三天左右,第一天停一天等亲朋好友来,第二天火化,第三天很早就出殡。摆三天流水席,吹响的一直不停,直到把人送走。和同事老家一比,我们这还算简单的。但这看似简单,也要花费不少,就目前的消费水平,一场丧礼下来,没有个万把千的,根本下不来。

现在不管是喜事还是丧事,程序是越来越复杂了,也不知从哪冒出那么多讲究人,张嘴就是规矩,且这规矩越来越繁琐,浪费的钱财不计其数。人死了送一程,这个无可厚非,但弄一些类似表演给人看的节目,你也演,他也演,演得真事儿一样。移风易俗,简化流程,真是势在必行。

相关文章

  • 丧礼

    正如南方的大米、北方的面食,地域不同饮食习惯也就不同。要去一个陌生的地方,首先要了解的就是当地的民俗风情,毕竟要...

  • 丧礼

    锣鼓的喧闹声中 又一个人安息 操办丧事的他的儿子 身着白色孝衣 灵堂里挂满了白幡 各色的花圈整齐摆放 又素净又热闹...

  • 丧礼

    今天是亚小婆的葬礼,她生前似乎说过,死后估计来送的人会更少了吧,像是一种极有先见性的语言。 早上天刚刚亮的时候,她...

  • 丧礼

    或许丧礼的嘈杂混乱便是为了消散这失去亲人的痛吧 <祭父>贾平凹

  • 丧礼

    1、 奶奶今早死了,也许是昨天,我不清楚。 我在外地,赶早班火车,到家时已经晚了——只见到炼化后的骨灰,放在木盒或...

  • 丧礼

    看到婚礼,让我想到了丧礼,哈哈,多么悲哀!古人中我觉得庄子对待丧礼最为豁达,最为洒脱;未知生,焉知死,身体...

  • 丧礼

    “阿爸,今天好些么?”雅芹蹲在父亲的病床前轻声问。 骨瘦如柴的父亲躺在病床上,用他那无神的目光望着雅芹,他已经在病...

  • 中国古代丧礼制度与丧服制度

    丧礼制度 丧礼是与殡殓死者、举办丧事、居丧祭奠有关的种种仪式礼节,在古代为凶礼之一。《周礼·大宗伯》:“以丧礼哀死...

  • 奶奶的丧礼

    By Cynthia 我的奶奶在今年七夕节的时候去世了。她离开的时候,我们都陪在她身边,看着她离开的。...

  • 天空的丧礼

    城市边缘的角落里, 孑立, 无法复制的烙印。 一场多情的游戏, 泛动谁枯寂不累的心。 流动的液体, 遥影, 吞下色...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丧礼的规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loq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