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J总会在没有邀请时抢着发言,已经有很多次了。作为主持人,我没有打断他,但“主持人”会有一种被打断的感觉,就是正在兴趣盎然地叙说一些东西的时候被人打搅了。“他的打断”,让我产生了一点愤怒、一点烦、一点被侵犯的感觉。其间,他并没有影响到我的“说话”,我也没有“被碾压”的担心,因为我觉得自己“火候”较足,他还威胁不到我(无论技术方面,还是……假如他够威胁到我的话,他的格局会变大,他的包容度和谦卑心会变大,便不会有如此随意、如此信口的打断了)。
越留意自己内在的声音,越能听到别人的声音。我深有体会。当我将视线收回自己的时候,我就回到了主人的位置,我自由了。每况觉知,总有种完整自我的感觉;也因此多了一双魔幻的视野,可以洞悉一个人内在的东西了。
在他的打断里,我体会到了他和别人的互动模式。“此时此地……”让我建立了随时向内心智化自我、向外心智化他人的思维。我猜想:他与人的交往里,有过被侵犯和侵犯别人的经历。被侵犯的时候,他无法有效面对,因此会产生“烦感”、“讨厌”的困扰……所以,我的个案概念化是:他的界限不清晰。也许他没想过通过厘清他的身份定位,来守住自己的阵营,或者尊重对方的不同处;也没有放下旧有模式(没能疗愈过往的创伤和匮乏),更没有由内而外的脱胎换骨的改变。
每个人都需要有足够的个人空间。不尊重别人的界限,这是做人的大忌。但凡不尊重别人的人,别人也很容易不尊重他。别人的不尊重,都是他教会的、都是他自身吸引而来。而且,很多时候,他会烦自己、讨厌自己;替别人讨厌自己、责备自己、惩罚自己。因为他自己根本不会尊重自己。
助人者的理念:如实如是。我想活成如实如是的样子,活成点亮别人内在心灯的火苗。无论他是怎样的,都是他该有的样子,唯有尊重,唯有容许。他大概一生都在寻找理想父母的“尊重”吧。找不到,他会一直找……我不接招这样的投射,但我作为成熟的人可以让他感受到我这里有“尊重”。
另外一个侧面:他似乎总是忍不住“想要表达”。他的“想要表达”一出来,就马上掌控了他,让他忽略了别人。所以他可能也很容易忽略自己。自说自话……自己生自己的闷气……自我意识很淡薄呢。
嗯嗯,我所看到的世界,都是我的投射。赶快回观自己:过往里那个“想要表达”的自己似乎还在那儿,她看起来很怕受冷落、很怕被嫌弃……我微笑着望她,我要让她感受到我的无条件接纳……“亲爱的自己,我看到你了,我能理解你,我懂你。曾经,你有很多话想说,都被制止了,对吗?亲爱的自己,无论何时,想说就说,任何话都可以尽情告诉我,我永远是你最忠实的听众。而且,你已经给自己提供了很多“说”的机会。但是,你现在长大了,你有了自己的话语权,你的内在越来越丰饶,勤勉的“输入”已经让你不能不去做“输出”了,所以,你要重新考虑了,“一字千金”才是你真正要的……话不多,但都有用。所以,“想要表达”固然好,但如若“我的表达”言简意赅、让人受益,岂不更好?”|明白了,“说”很重要。说什么…怎么说…在什么时候说…更重要。
如果问自己:有什么礼物,是我的灵魂想借着这件事赐给我的?我真正想从这个状况中得到的是什么?
我想说:心大了,视野宽了,一切都不是事儿了。允许一切如其所是。太虚之境,都是自己创造的。
一是别人的尊重与否,完全由我的主观判断决定;思维决定效果,效果决定人生。
二是表达在于效果,不完全是一吐为快;一切从三赢的角度出发“我好他好大家好”。
这些都是我真正想要得到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