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为什么要上好常态课
最真实的课是常态课。因为很多“课”属于表演课,执教老师只是一个演员,其背后导演、灯光、服装、化妆、舞美、音效、道具,一应俱全,应有尽有。
最接地气的是常态课。因为没有专家、学者的簇拥,没有媒体、机构的聚焦,没有轰轰烈烈的大场面,没有高大美的精包装,在“这一间”教室里,只有老师和学生,只有他们的平等对话,只有他们的心灵交融,只有他们生命的滋滋拔节,平平淡淡才是真,普普通通方长久,朴朴素素更唯美。
最受用的是常态课。常态课是教师的“家常菜”,是学生的“营养餐”,是师生共同的“心灵盛宴”,学生的学习与生命成长,主要依靠的是常态课,常态课管用、实用、受用。
最能折射良知的是常态课。常态课没有打分的量标,没有定量与定性的评价,没有现场的视导监督,老师的投入程度,课堂里呈现的温度,一堂课的效度,完全在于老师,在于老师的责任心,在于老师的爱心,在于老师揣在胸口的一颗良心,一个有责任心、爱良、良心的老师,他会始终信奉“课比天大”。
最永恒的课也是常态课。那些赛课、表演课,往往是坛花一现,而对于一个老师,常态课至少要陪伴他们三、四十年,尽管不可能风生水起,潮起潮落,教师却天天如此,日复一日地厮守着课堂,经营着自己的课堂,常态课是教师的天职,是教师的人生舞台,是教师生命的永恒。
02
回归本真,常态课不需要很花哨
不少公开课用足技巧,热闹花哨,似乎很吸引学生,但课后细细想来,学生并没有多少实惠。这样的课对于广大老师上好平时的家常课实在是一种干扰和误导。
公开课上,教师往往把大量的精力放在现代网络技术的设计和制作上,整堂课充斥图片、动画和视频,五颜六色,具体形象,很能刺激学生的感官。但是,课堂语言的品味、学生思维的开发、教师的板书被“创新”掉了。这样的课导致不少老师没有足够的时间来解读课本和预设学习任务与学习活动;上课时,也转移了学生的兴奋点;深度学习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由于公开课和评优课往往是借班上课,教师担心学生不怎么配合,因此上课时主导作用过于突出,几乎完全按预设上课,几乎都是教师提出问题,不敢启发学生主动发现或者鼓励学生不按老师的标准表达自己的想法,也就少见教师及时调整原先的预设而生成出有价值的学习活动。这样的课会导致老师们不能正确地树立学生主体、教师指导的教学观,对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极为不利。这样的课堂是“教堂”,不是“学堂”。
03
上好常态课的5个要求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叶澜也不赞成老师上过度准备的公开课和集体帮助的评优课,提倡老师要上好每一堂朴素实在的家常课,并总结出上好家常课五个方面的要求。
一是有意义,即扎实。“有意义”是指:初步的意义是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再进一步是提升了能力;再往前发展是在学习过程中有良好的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更进一步学习的强烈的要求;再发展一步,在这个过程中,越来越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二是有效率,即充实。“有效率”是指课堂上都有事情做,包括好的、中间的、困难的学生都有收获,都有一些新的变化。如果没有效率或者只是少数学生有效率,那么这节课就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也不是充实的课。
三是有生成性,即丰实。上课不能完全按预先设计的套路走,课堂教学中有教师和学生的真实的、情感的、智慧的、思维的、能力的投入。师生、生生有对话,有碰撞,是互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既有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这样的课可称为丰实的课。
四是有常态性,即平实。平时上的课不要受公开课的影响太深,不要准备过度,不要花里胡哨。课前大量的准备,老师很辛苦,课上按部就班展示准备好的东西,表面看很热闹,但没有新的东西生成出来。这不是实实在在的课。
五是有待改善,即真实。课不可能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课作假的可能性很大。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有缺憾是真实的一个标志。经常反思,不断改进,才会有不断的进步。
教师应该有上好每一堂常态课的定位与追求,在课前,多一些准备、多一些心血,多一些付出,多一些预设,在课堂里,多一些倾听,多一些交流,多一些互动,多一些期待,多一些理解,多一些欣赏,多一些宽容,多一些“人”的视角,多一些学生立场。
如果我们能够把每一堂常态课都上得好,我们的课堂自然而然也就有效、高效了,真正的有效课堂、理想课堂更就指日可待,为时不远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