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国家,一些流传甚广的俗语,诗句,往往真的超级有智慧,能给人很多启发。如果能细细去品味研究,于人生行事,真的有极大的帮助。
和董传留别【宋】苏轼
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囊空不办寻春马,眼乱行看择婿车。
得意犹堪夸世俗,诏黄新湿字如鸦。
译文注解我就不放了,感兴趣的友友可以自寻来看。苏吃货大可爱词多诗少,辛苦写了四联,估计大家也就知道“腹有诗书气自华”一句。其实,我刚发现这句是苏吃货写的的时候,还有些震惊,一看到前面还有一句“粗缯大布裹生涯”,我才淡定了:嗯嗯,这才是我边吃红烧肉边听竹叶哗啦啦的又俗又雅的苏吃货~
不过,腹有诗书气自华这句,确实是满满的名句梗。不光可以在激励自己努力学习的时候,以气自华为学习读书的目标,更可以在鉴人的时候,以气华不华来鉴定这个人腹有没有诗书。
为什么可以这样做呢,我想了想,觉得很有趣,就想跟大家分享一下。
爱读书的人,首先理解能力就很强,无论你说什么,写什么,他很快就可以从你的只言片语中理解你想表达什么。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相互理解必然是走在最前面的,所谓相知。
继而,爱读书的人必定是愿意倾听的。因为读书本来其实就是个单向交流的方式,作者把自己的思想通过书告诉读者,读者全程要闭着嘴好好看,读到精彩之处吐槽也好,拍大腿也好,都是自己的事,作者是不知道的。
然后,爱读书的人,必然不博学,就专注。反正书就是这样,要不把自己读成个风趣幽默“一”,要不把自己读成踏实努力“1”,总会至少占一个。万一一个不小心,把自己读成了个“十”,那必然是个博学睿智的人。这样的人,你跟他说说话,就如沐春风,怎么会觉得他气不华呢?
爱读书的人,必然谦逊温和。知识是个好东西,可以破除很多固有的偏见与我们所谓的常识,越是博学的人必然越能体会到这一点。小时候,我们越信誓旦旦说的话,长大之后越会谨慎小心,因为在说了很多次“必然是这样的”、“怎么可能这样”这些话之后被啪啪啪打脸的疼还记得呢。
试问这样博学广识,谦逊温和,宛如人间解语花的人,怎么可能有人不喜欢和他亲近,怎么可能气不华?他的气都要blingbling的华,都要亮瞎我狗眼的华,一跟他交往都要与金风玉露一样的华了好吧?
对不起,我就特喜欢,超喜欢这样的人。又想艾特我家男神们,还有小伙伴们了,忍住忍住。
然而反观,居然也是成立的!
如果一个人宛如疯狗,天天断章取义,没事就晒车晒房晒证书,想用物质,外界的证明来强迫别人相信他华,这是绝对做不到的。一个人的文章可以抄,车可以租,证书可以造假,可是灵魂的香气是造不了假的,因为,那是含苞于你读的书,你走过的路而最终绽放而得的馨香。有就是有,无就是无,偷再多高大上的文章,也不会真正变成你自己的思考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