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作者: 不了义 | 来源:发表于2022-10-16 17:40 被阅读0次

教育是一个下意识地重装大脑的过程,需要我们付出更多的情怀。这次的创新展示课我感触最深的是:同事之间能感受到彼此的不容易!在这里,没有不好的人,只有一群不容易的人。

我的创新展示课实际上一节练习课,目的是巩固垂径定理以及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的运用。课题是:24.1圆的基本性质---纠错反思、总结提升。学习目标是:1.研读课本,说出圆的对称性、垂径定理及其推论以及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2.运用垂径定理、勾股定理以及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解决与圆有关的问题。3.总结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在教学实施策略方面:

1.提前进教室,做最充分的准备。从板书课题、学习目标、活动流程到播发课件,教师和学生都需要做足准备。

2.教师个性的解读让学习目标发挥引领作用。解读课题和学习目标就显得非常必要,要让学生从一开始就明白我们“学什么、怎么学”,甚至是“为什么学”。光说还不行,重要的内容有必要简单地写下来,要照顾那些进入课堂慢的学生。

3.利用“温故知新”,实现教学活动的“前挂后联”。复习巩固对一节来说是必要的环节,即使我们昨天才学过,不等于学生就记得住,或许有同学昨天就没学会,今天的复习对他们就是另一次学习的机会。所以这个环节既是在巩固旧知识,也是在不遗余力地教学生。我在这里设计的是让学生自己研读课本,复习巩固相关知识。要求:身要正、手要直、书平齐。随后抽查了5位同学,检测复习的效果,为解题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

4.纠错反思,合作学习。任务及学习要求:(1)全体同学起立,将昨晚的三份导学案打开,由小组长带领,组织小组成员逐一展开讨论,分析错因,红笔改错;(2)有展示或点评任务的小组主动展示、大胆表达;(3)若有疑难,需要老师和其他同学帮助的,请主动书写疑问区;(4)讨论和展示完毕,自觉坐下,仔细查看展示内容,整理思路和观点,准备参与集体讨论;(5)师生互动,拓展提升;(6)整理落实今天的学习任务,自觉完成学习笔记。

题目都来自导学案,一类是垂径定理和勾股定理的运用,一类是圆心角、弦、弧之间的关系的运用,重点是教会同学们规范的几何表达,提升推理和论证的能力。这也是我们这一周“教几何”的难点所在。我通过“教师示范”、“学生互帮互学”、“教师个别提问”三种方式达到巩固成果的作用。在展示点评之后,全体同学整理落实,静下心思考,与老师一起讨论,提升自己的思维能力和几何语言的表达能力。

深度思考两个问题:(1)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是什么?让学生把握了研究几何问题的一般思路,那就是比“教知识、教做题”更高级的东西,是对学生而言更有价值的东西,是学生受用终身的东西。(2)结合展示内容和自己的学习体验,说一说分类讨论思想、转化思想在解题中的应用。

5.课堂检测,拓展提升。我用课本89页的第2、3题、课本83页第2题作为今天的课堂检测。一方面,检验学生学习的实际收获,看看在思维和表达上是否有提升;另一方面,也是学以致用,让学生体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性,提升思维空间。

存在问题和我的思考:

1.课堂检测我设计了三个数学题,都有针对性,十班如期完成了,在九班之完成了两个数学题。主要原因是九班学生课堂表现不积极,他们不点评、不举手、不主动回答问题,更没有更深入的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学很被动。下课后,听课的数学老师一致认为,我的表现已经很不错了,相当的用心,有激情,只是遗憾这些学生课堂投入不积极。这个评价与我的个人感受相同。

2.学程收上来还是有有四分之一的学生空着部分题目,是懒得写还是写不下来值得深究。让B层同学上黑板展示对促进这部分学生的学习有利,但A层帮助C层显得很不现实,效果不好。如何提高C层同学的学习主动性始终是数学老师亟待解决的问题。我已经很努力地督促学生认真完成导学案了,每个学案都批改两次,即便这样,那些脸皮厚的学生仍然大片大片地空着,一点办法都没有。

3.数学的课堂还是要留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创造性和互补性。教育,是一个下意识地重装大脑的过程,需要我们拥有更多的耐心和关怀。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教学反思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sdz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