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期,我们降低难度,也是为了更接地气,让大家可以更容易地把小名讲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所以,小名定了“怎么打理你的微博阅读”这个话题,在字里行间也会穿插时间管理很多基本词汇,比如收集,回顾等。
第一阶段:没有分组
小名最开始用新浪微博的时候,没有对关注的人作任何 分组,后来马上遇到了一个问题:经常遇到某人刷屏, 导致我一下子没有继续翻页的兴趣,这样我就很可能错过许多有营养的干货,无法很好地把微博作为时间管理里的收集箱之一。
所以,我决定把关注的人分一下组,大致分为6组:
校友;金融;PPT;时间管理;Python;杂货铺
其中,无法归类的就直接拖到杂货铺,后续如果发现有人经常刷屏或者分享的内容质量很低,就把他移动到杂货铺,相当于一个小黑屋。
然后,对这6组,我给予不同的优先级,按顺序如下:
时间管理>校友>PPT>金融>Python>杂货铺
- 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是我重点关注的领域,也是想实践10000小
时在这方面成为专家,所以要看看其他时间管理达人
分享的干货;
- 校友
校友都是过去的同学,排第二顺位,看完时间管理分
组的 内容再看这个分组的内容;
- PPT
PPT组里关注的比如 我爱PPT等,经常会分享很多
模版,因为和工作相关,放第三顺位;
- 金融
金融里关注的是行业信息,第四顺位;
- Python
Python,是我的短期学习项目,这个组的特别之处
在于,如果完成学习项目后,我会直接删除该分组或
者基本不关注里面的内容了,所以顺位比较处于后面;
- 杂货铺
杂货铺,就基本属于时间管理里的月回顾了,平时
基本不看,因为刷微博时间每天控制在1小时内,利
用饭前饭后的碎片时间,看完前面几组,基本就没剩
下多少时间了。
第二阶段: 没有同步
做完分组后,最早看到干货,因为只是收集,对于带 链接和图文的长微博,我在第一步是不看的,用新浪微博里的收藏功能,然后每周作1个回顾。后来又遇到一个问题,每周回顾的时候发现不行,经常发现这样的情况:”该微博已被原作者删除“。顿时有泪奔的感觉。
所以,只能投奔印象笔记,关注"我的印象笔记"后,转发微博时@我的印象笔记。之前,我不用印象笔记作微博同步,是考虑到印象笔记免费版月流量只有60M,如果微博里太多的图片和视频同步过来,可能流量会吃紧。而且我一直用的是印象笔记的国际版(evernote),微博内容无法同步到国际版。但权衡下,也只能新开一个印象笔记账号,然后按上述方法同步。
第三阶段:没有名单
分组,同步这2个问题都搞定了,可是马上又一些问题接踵而来:
- 这时我关注的人已经达到200左右
干货/人数的这一比例大大降低,所以没法在1小时
的限制内收集到足够多的干货。
- 微博的内容流不是按人排列的
具体说,如果某个人的干货产出特别高,那我很可能
只看到他的其中一条,他的其他干货会被淹没在其他
人的低质量内容中。
结合这2点,我发现我其实还需要的一样东西是"名单",在这张名单里对干货产量高的人的内容,实行100%回顾。
(温馨提醒,新浪微博是可以把一个人同时放2个分组, 相当于把分类+标签的功能集合在一起的味道。但是严格说名单应该和其他分类区别开来,在这里重要的首先是名字,其次才是内容。另外,小名也在evernote里建了一个社交笔记本,里面专门放各种名单的笔记,也是一个备份)
于是,我设计出了这么几个名单:关心6人和精选30人。
- 关心6人
这个名单,是按照心理学关于人际交往的研究结果,一个人同时能保持亲密交往的人数不会超过6个。里面的人主要是关系特别好的同学或者长久没联系的朋友,对于后者你不需要每天看他的状态,用月回顾的频率,查看她的状态,能感觉她的情绪波动情况,可能更有价值
- 精选30人
这个名单,就是把原来分散在各个组里的比如PPT达人和时间管理达人集合在这里。
最后总结一下,其实看似加上名单后,我们的分类又变得更多了,其实不然,真正的大分类只有3个:专业/行业;短期学习项目;名单。而当短期学习项目被剔除后,就只剩下2个大分类。
微博阅读,也是一门分类的艺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