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杰是我的朋友,我们从小一起长大。看到他渐渐变得懦弱了,我的心里不是滋味。我知道他为何会有如此变化,我没有法,也没有什么能够帮上他的。看着他渐渐胆小,渐渐虚伪,我的心中仿佛有了一根刺。
阿杰的童年是很幸福的,是我所羡慕的。他的家境颇为殷实,在我们村里。从小随着祖父祖母生活,又是祖父祖母的第一个孙子,可谓是娇生惯养了。每当他有事时,只要对着地里的祖母叫几声,他的祖母必定是会回来的,只因她的孙子有事。而阿杰呢?不过有些饿,想吃点花生之类的零食罢了。娇惯的生活养出了阿杰自大、自我的性格,让他习惯了自持,不太注重别人的感受了。平常时见了亲友,多半不会叫人。多会以“你、你”代替。
平素很自持的阿杰终于为他的高傲尝到了苦果。他的父母自湖北回来了。那时,我们那里的年轻男女多半是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那里已然成了常态。作为留守儿童的我们当时面对外人时多半是自卑的,不知如何面对父母。也许是太陌生了,阿杰也难以面对他的父母,他保持了他的常态了。见了父母也不叫爸妈的。当时的我,是很能够理解他的。当初,我见了我那离家多年的母亲的时候,心里也是迷茫的,不知所措的。都说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别人的父母也都羡慕他人孩子的懂事,然而当事人是有苦难言的。没有谁愿意过早的承担生活的重担。
阿杰的父母终究没有再出去。他的父亲是认同“子不教,父之过”的,他要亲自教育儿子了。但他的父亲没有多少文化,也不知道该怎么教育他,便也捡了前人的经验,不对则打则骂了。或许是对阿杰的表现“恨铁不成钢”,阿杰的父亲对阿杰的管理越来越严了,对他的呵斥自然也多了起来。也许是前后的落差太大,阿杰总不能适应他父亲的管教,便也成了不服管束的坏孩子了。在父亲的呵骂声中,阿杰过了几年“苦难”的生活,而他也在苦难中成长了,变得会为人处事了。
阿杰终于离开了学校,离开了脾气变坏了很多的父亲。在阿杰十五岁那年,他辍学了,他去了城市打工。所幸的是,他并不是孤身一人的,他有一个朋友也辍学了,使得他不再那么孤单。自此以后,阿杰便出了社会,在红尘中打滚了。
辗转多个城市,阿杰也漂泊了多年。他变得健谈了。我们偶尔在家乡相遇,便一起谈天。我是知道他习惯于换工作的。多年来接触了不少行业,但他一一辞掉了。他是不习惯于被束缚的。由此,他是吃了很多亏的!我与他谈论某些问题时,他的言语是有所躲闪的,有些话也是言不由衷的。
阿杰终于被生活磨平了棱角了。
时间是无情的,它改变了一切。毁掉了旧人,毁掉了新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