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喜欢看孙立平老师的社会观察。在我眼里,孙老师是个很接地气的专家。
也许在这万物复苏欣欣向荣的春季,分享一些基于担忧未来的话语,是一种不合时宜。可是我又非常认可这几句话,正如易经里的:变才是唯一不变永恒的主题。
春之生长是为夏之繁茂作着准备,也是开启秋之硕果的序曲。拉长时间线来看,也许和平是战后的平静,也是战前的蛰伏。
人类在有史以来就离不开打打杀杀,有情感会掉眼泪的人类既创造历史也记录历史,却也会重蹈历史。
从农耕文明到海洋文明再到互联网,地球在短暂地成为地球村之后又开启另一种演变。
无论是百年前李中堂的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还是当今耳熟能详的那句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终究还是变。
从俄乌的军事行动变成战争状态,巴以冲突的持续,世界也许正在开启另一种模式。
而我坐在自己的小店里,望着门外暖暖的太阳,分享着此时的感受,今日高温三十一度,对于普通的日子这热度也够疯狂,但其实也不妨碍当下的岁月静好。
为分享孙老师的三句话,我写了四百字的感言,好像也有违开篇的初衷,但写了就写了吧,看看能不能发出来。
以下是孙老师《对马克龙出兵的话,别不当回事》里开篇送给读者的三句话:
第一句是新加坡外长维文在两三年前说的:二战后的七八十年,全球享受了和平红利,但现在已经结束了;
第二句是近期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的:你不在餐桌上就在菜单里;
第三句不知是谁说的却都在传:现在不是战后时期而是战前时期,现在是战前的结盟阶段。
![](https://img.haomeiwen.com/i22679736/ca0bf6ff35b809a8.jpg)
对于第二句,第一反应是:唉,在菜单里啊,始终都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