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在感情关系里,这才是女人最稀缺的能力

在感情关系里,这才是女人最稀缺的能力

作者: 路逍 | 来源:发表于2019-04-10 11:07 被阅读0次

在人际关系和感情关系中,最耗竭能量的状态,就是无法理直气壮地做自己。

01

在哪个瞬间,你会很想拍死自己?

比如:明明根本不想答应一件事,却鬼使神差地说:“好啊,没问题。”费心费力帮了别人的忙,还被挑三拣四,本想直接怼回去,话到嘴边却变成:“对不起,是我疏忽了。”

亲戚家的熊孩子毁掉了新买的包包,孩子他妈表示要赔偿,你压抑着怒火客气道:“不用不用,这不要紧的。”

贴心、大度、懂事的你,终于成为了别人眼中的超级好人。

问题是,你一点也不快乐。所有委屈求全的取悦,都源于恐惧为什么很难做自己,非要苦苦迎合别人?

其实,取悦只是一种表象。在它的背后,有着更深层的信念。

02

信念1:“不依靠别人,我就活不下去。”

收到读者G小姐的一条留言:每当压力大的时候,就会反复做同一个梦。在梦里,我永远是一年级的小学生,数学考试不及格,被爸爸骂得天昏地暗:“你再这么没用,就别回家了,滚到大街上去睡觉!”

这是她小时候真实经历过的事。在那个北方严冬的傍晚,她爸爸真的把她一个人关在了自家平房的大门外。太阳一点一点地沉下地平线,仅存的暖意荡然无存。

裹着厚厚的棉袄,却手脚冰凉。哭闹、哀求了不知多久,才被加班回来的妈妈带回屋里。

画面已经有些模糊,深深的绝望感却依然鲜活得能滴出血来。

从那之后,只要遇到难题,她一定会冒出两个念头:我很差,差到没有人能接受。如果做不好,就会被无情地扫地出门。

能想到的最好办法,就是努力去讨好和取悦权威,从父母到老师,再到单位里大大小小的领导。如果能让他们高兴,是不是就不那么容易被抛弃?

于是,对父母、老师的教导言听计从,从小到大拼尽全力考重点学校,拼到身体都亮了红灯。高二那年差点因为青光眼去做手术;选择了自己毫无兴趣的会计专业,仅仅因为父母认为“女孩子管管账多好,工作又轻松又稳定”。工作后,成了国企里的基层小职员,最卖力也最没地位,经常“自愿”加班到深夜,帮别人完成工作。

很想得到认可,但一见到领导就两腿发软,浑身不自在,生怕哪句话说得不对,遭到嫌弃。

那些从小被父母当成“垃圾桶”来对待的孩子,在人际关系中大多会遭遇这样的恐慌。

一方面,把外在的认可当成赖以生存的空气,战战兢兢地确认着自我价值;另一方面,又坚信自己根本不可能获得别人的欢心,即使一时成功,最终也会失去。

挥之不去的生存危机感,督促他们不顾内心感受,努力取悦别人。

03

信念2:“我很弱,世界很可怕。”

如果从原生家庭得到过很多爱与关怀,是否就可以自信地做自己,彻底摆脱成为“取悦者”的命运?

一个女孩说:“人心太复杂,我很怕被伤害。”

她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坐拥万千宠爱的小公主。不过,被严密保护的同时,也被划定好了一个狭小的“安全区”:外面的世界很危险,你乖乖待在家里就好。在生命的头28年,她都是这么做的。从幼儿园到工作,一直在同一个城市,和父母住在一起,每晚8点之前必须回家。稍有“逾越”,就得面对父母痛心疾首的指责:“我们都是为你好,你怎么这么不懂事!”

也想过独自搬出去住,可是独居似乎很可怕。被坏人盯上、被房东欺压、被邻居找茬、半夜生病无人照顾……这样的悲剧在新闻上看过太多。用“乖”取悦父母,取悦“安全区”里极为有限的几个亲朋好友,因为他们就是她的全世界。

只有循规蹈矩地身处这个小世界之中,才能得到足够的爱与安全感。

童话里的公主,总是轻而易举地过上幸福生活;真实世界里的公主们,却大多生活在黄金织成的牢笼之中。

100%安稳无忧的生活,是以牺牲自我和自由为代价的。

04

信念3:“除了努力让他们高兴,我别无选择。”

每个试图化解过父母矛盾的孩子,都有这样一个想法:如果我努力一点,多做一点,爸爸妈妈就不会吵架了。

好友小溪致力于成为家里的“黏合剂”,修复父母之间岌岌可危的关系。因为不忍心伤害如此乖巧的女儿,她的父母真的彼此忍耐了20多年,期间双方都经历过不止一段婚外情,却还是维持着一个“家”的壳子。

为了拯救父母的婚姻,她放弃了作为一个孩子的需要。从3岁就被夸成熟懂事,记忆之中几乎从来没有在父母面前撒娇、任性过,生怕不听话惹恼了父母,导致这个家彻底崩裂。她还放弃了自己的边界,无怨无悔地满足父母每个期待,让他们开心满意。

取悦是一种自保行为,为她保住了表面上的岁月静好。

长大之后,小溪仍然无法忍受任何紧张氛围,如果不慎招惹了谁,成为对方的攻击对象,她一定会第一时间去解释、道歉。想成为“黏合剂”的孩子,不断放弃自己的想法和立场,极力迎合他人,来避免或化解周围环境中的冲突。

这种感觉,太轻也太重。

丢弃了自我界限,所以整个人轻飘飘,迷茫无助,不知道所做的事情有什么意义;太在意他人,于是莫名其妙接过了别人肩上的重负,寸步难行。很多时候,她们还会成为别人的出气筒或霸凌对象。

毕竟,攻击一个没有脾气、没有界限的人,是最不需要承担风险的。

05

人际关系中,最耗竭能量的是什么?

不知多少次听到这样的话:“总忍不住去迎合别人,我真是废物。”取悦者们最难做到的一点,就是坦诚地向别人求助,让关系中的能量和情感有来有往,自由流动。

无法求助,第一个原因是害怕触动内心深处那份被抛弃的恐惧感:

我提出太多要求,别人会愤而离开;

我如果不够懂事,就会成为孤家寡人;

有这么多需求是不对的,会被嫌弃。

不接受情感与需求,也就很难发展出依恋。

这也是为什么“好人”们常常处理不好亲密关系的原因。

第二个原因是对于内疚感的抗拒:如果去麻烦别人,我就是个坏人。

一边把别人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尽心尽力地满足,一边又把“向他人求助”定义为“坏”的行为。

所以,在不情不愿地背着别人扔过来的担子时,表面虽然一团和气,心中其实早已怨气丛生:凭什么总是使唤我?为什么我得委曲求全?

你当然可以用“以和为贵”“少计较,多付出”的大道理敷衍自己,但你的心知道答案。如果没有勇气直接说“不”,内心的抗拒很可能以被动攻击的方式呈现。

比如,犯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明明半天可以做完的事情,非要拖一周。

但是,这些隐性的被动攻击,又会激怒对方,引发不满和冲突。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吃力不讨好。在人际关系中,最耗竭能量的状态,就是无法理直气壮地做自己:

不断取悦别人、为难自己,为了做个不招人讨厌的“好人”,宁死也不愿去求助。

06

走出“取悦者”的牢笼,有哪些路径?取悦也可能成为一种强迫症,明知没有必要,却停不下来。想改变这样的状态,根本途径是要找回自我。

除了深层的疗愈,还要学会使用沟通技巧。

第一个技巧是“适当拖延”。

实在鼓不起勇气说“不”,就告诉对方:“现在/今天不行,可以过一段时间再说吗?”这样的小拖延,至少可以给你争取到一点时间和空间,让你无需立刻回应。

第二个技巧是“提出折中建议”。

比如,如果有同事让你帮忙做一份很长的统计表格,那么,请明确你的界限:“我可以帮忙,但只能做某一部分。”最后,你还可以用上“温柔但坚定”这一招。从始到终,不攻击对方、不自乱阵脚,微笑着守住底线:“我很理解你,但我没有办法帮到你。”

多运用这些实用的沟通技巧,拒绝会变得更容易一些。

发自真心地表达你的意愿和需求,才是对自己和他人的最大尊重。

相关文章

  • 在感情关系里,这才是女人最稀缺的能力

    在人际关系和感情关系中,最耗竭能量的状态,就是无法理直气壮地做自己。 01 在哪个瞬间,你会很想拍死自己? 比如:...

  • 嘴甜的女人,才是感情里的稀缺品

    在法国作家蒙田的随笔里曾写过这样一句话: “有人说,美满的婚姻要由瞎子女人和聋子男人缔成,我觉得此人对婚姻的了解可...

  • 注定成为韭菜的人,都缺乏这种能力

    深入思考能力,才是最根本的元能力,也是最稀缺的能力。 阅读,只是增加思考的有效素材。 看再多小说漫画干货问答碎片文...

  • 《进化的力量》Tina20

    刘润说:“只有稀缺,才有话语权,才能疯狂生长。” 那么问题来了,对于个人而言,什么才是最稀缺的能力? 答:领导力 ...

  • 你的价值由什么决定的?

    几个灵魂拷问: 我是否拥有非常稀缺的能力? 我是否在公司最稀缺的部门? 我是否在部门最稀缺的岗位? 我是否拥有最稀...

  • 允许情感的多样化

    在亲密关系里,女人最讨厌的一种情况是男人不爱她,却又不放了她,把她吊在那里,感情不死不活。这时的女人是最纠结痛苦的...

  • 高效学习,才是这个时代最稀缺的能力

    文/不读书教主 《认知觉醒》是我今年读过最棒的一本书,打开了认知的大门。 最重要的是让我的学习效率大大提升,也慢慢...

  • 这一项能力,才是职场最稀缺的能力

    最近,有一个粉丝来找我诉苦: 他进入职场多年,却一直在底层摸爬滚打,奋斗五年,月薪还没有过万。 后来听他详细说起自...

  • 女人更应该好好活

    女人不能自甘满足现状,在婚姻关系里渐渐失去自我,才是最可怕的。 一日夫妻百日恩,但再好的感情也经不起每日的柴米油盐...

  • 我有没有爱过她?

    渡边淳一在他的著作里阐述过男人和女人区别,最显著的区别体现在对待男女关系上,女人处理感情关系果断干脆利落,相比之下...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在感情关系里,这才是女人最稀缺的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wxn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