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日暖阳下,慕名而来的各地游客真多,一导游正在跟他们讲解。导游说:“狮子林的进门很大,不同于苏州其它园林。”我一看确实很大。
一个陌生电话打进来了,“徐老师,我们在假山旁。”她很热情地说道。本想跟着导游听一会儿,只能匆匆往假山方向跑。

也不知道马老师在假山的哪一边?穿进假山洞里,沿着石级到假山上,见马老师他们在假山的北面。急忙想过去,在假山上穿上穿下就是找不到去的路,搞得晕头转向,真的好像走进了迷宫。头上冒出了细细的汗珠,最后只能翻过石头,爬上栏杆纵身跳下去,来到了学员们的身边。
跟着马老师来到了花篮厅。
马老师告诉我们,这里本来是荷花厅。

荷花厅毁后,在1975年,将东北街郑子厚宅的楠木鸳鸯厅移建而来。厅柱端垂有黄杨木雕成的四只花篮,故称为“花篮厅”。
看着这几只用黄杨木雕成的花篮,想到古代的木匠真伟大,能雕刻成如此的精美。

花蓝厅前平台上的栏杆是西式的,所以是中西结合的。

花篮厅匾额上有“水壂风来”四个字。
两旁柱子上一到楹联写着:
尘世阅沧桑,问昔年翠辇经过,石不能言,叠嶂奇峰还似旧。
清谈祇风月,于此地碧筩酣饮,花应解语,凌波出水共争妍。

匾和联均系吴焕元题写。吴焕元,号芗研,浙江崇德人。系吴待秋叔叔,工书法。记叙乾隆皇帝游狮子林。
跟着马老师,我们来到了古五松园。

马老师告诉我们,康熙时期,狮子林里面有五颗参天古松,所以狮子林又叫五松园。
古五松园 在狮子林北部,三开间东西向小轩,前后有小院‘建于清乾隆初,民国初年重新修建。
庭中元代五棵大松,今已不存,只见到一棵。然石峰散立,仍显示出清静、古朴的小园景色扩前廊洞门上有砖刻“兰芬”、“桂馥”额。

建筑长窗落地,装修用落地芭蕉图案挂落。
室内陈设,以一架云石落地古屏尤为珍贵。屏高1 . 35 米,宽0 . 80 米,红木架座,双面天然山水风景,纹理清晰,景色天成。正面镌“绿树青怂江天一色”字样,古五松园主人附款“画理之澈,言之旨之远,可以夜读,可以朝吟”;反面题“江山如画,宛在萧湘洞庭之间”之句。据考,此屏制于清乾隆年间,距今已二百余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