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流浪北京》由吴文光导演,于1990年上映。这部影片拍摄于1988年夏至1989年底,制作到1990年底,记录了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从外省到北京的五位自由艺术家的故事。该片没有解说词,以五个人的回答、互相评述为主,加之主人公们话剧排练表演、筹备画展等生活片段,分为为什么到北京、住在北京、出国之路、1989年10月、张夏平疯了、《大神布朗》上演六个篇章。
《流浪北京》被称为中国独立纪录片的开山之作,拍摄制作时间正处于新纪录运动之初。在《流浪北京》中的五个艺术家身上不难发现他们的同一个特质——对于艺术理想的向往。《流浪北京》全称作《流浪北京:最后的梦想者》,在片中,似乎人人都是怀揣理想的“盲流”,然而,在一年半间,纷纷出国的他们却见证了理想的破灭,成为了“最后的梦想者”。这五个人理想破灭的故事恰恰印证了对理想主义乌托邦的瓦解,这也是新纪录运动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对西方乌托邦理想的反省。而《流浪北京》作为这五个人的记录,也正是一种对当年这种新思想文化氛围的人文发现。
回望早期独立纪录片的创作背景,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社会民主化进程与透明度的提高让社会风气变得更加开放包容,随之出现了更多元的艺术文化,许多人在倡导独立自由的先锋艺术领域,专注创作,渴望独立个人化的表达。而诞生于这个时期的《流浪北京》,无论是拍摄者还是被拍摄者,都是这个时期寻求独立自由的艺术创作者中的一份子。据悉,导演吴文光在拍摄《流浪北京》,与他自己的“北漂”经历也息息相关。1988年的吴文光和片中的“盲流”们一样,他从云南流浪到北京,靠在电视台打工维持生计。拍摄《流浪北京》也是因为张慈告知吴文光她准备出国的消息,吴文光认为他们那群“盲流”或许不久就会以自己的方式结束这“流浪北京”的历史,才决定拿起相机记录这些。也就是说,吴文光所拍摄的这部影片既是对当时艺术精神、思想文化的考察,也是对自己的一种表达。毕竟自己已经深深嵌入了这个文化群体当中,观察他人也是在表达自己。那么,这似乎构成了在他人与自己之间的一种观察、表达与反思的循环。
《流浪北京》并没有宏大地叙述,也没有去考察人物之外的环境,而是聚焦在五个拍摄对象身上。影片只有短短的黑白字幕简要交代拍摄的背景和人物,一开头便是张慈在房外生火的画面。没有额外的解说和背景音乐的烘托,整部影片仿佛就在同一水平的角度,静静地观察,不施加评论,用一个客观的方式与片中的五个人进行交谈,逐渐达到一种真实的状态。也许,独立纪录片的“独立”并没有双标。一方面,导演就影片拍摄剪辑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个人化的独立的影片特点;而另一方面,也给被拍摄者留足了空间来展现自己的独立。双方似乎互不干扰,各自尊重对方的独立,在这独立之中奔向一种真实,也许这也是独立纪录片的可贵之处。
当然,这个看法也只是从一个比较主观的方式去解读这个拍摄的方式。诚然,《流浪北京》在拍摄期间也只是吴文光找各路朋友帮忙,在各个剧组蹭不花钱的机器来完成拍摄的。该片的剪辑也是吴文光回到老家昆明后在一个朋友管的机房中完成的。似乎当年独立纪录片的拍摄硬件经济条件并不是那么好,资金仪器的匮乏也许是赋予其独特的、微观的拍摄角度的原因之一。
关于《流浪北京》的发行和展演,该片并没有公开播放,只是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参与过许多国际电影节的展演,以“手抄书”的形式在业界流传,1991年获得“山形国际纪录片电影节NHK资助奖”。目前,还能在网络上和一些小众放映组织找到影片资源。但是就其展演的范围和后世对其的评价,被称为独立纪录片开山之作的《流浪北京》并没有因为其没有公映而被埋没,毕竟,该片的制作目的并不与普通的商业电影相同。该片的价值与其传播效应和收益之间也便没有那么强烈的关系了。
《流浪北京》的展演信息 时光网. http://movie.mtime.com/57692/behind_the_scene.html###另外,在《流浪北京》拍摄五年之后,导演吴文光还继续为片中的五人拍摄了《四海为家》的续集,然而目前网络上并没有公开的资源,只能通过国内各地的独立电影放映组织或导演作品展演可以看到。虽然这部续集并没有像前篇那样获得如此之高的评价,但是其作为《流浪北京》的继续考察,所能展现表达的主题,似乎能给前篇一个回应,在这些主人公的乌托邦理想覆灭之后,又会迎来怎样的世界。
参考文献:
[1] 胡雅丽,马晶晶,吴红宇.中国大陆独立纪录片的特点[J].中国集体经济,2008(04):134-135.
[2] 吕新雨.新纪录运动的力与痛[J].读书,2006(05):12-22.
[3] 张琳.《流浪北京》——浅谈中国独立纪录片开山之作[J].电影评介,2010(08):31+46.
文/杨蕻意
2020年3月12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