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书补遗卷六·二六】
乾隆庚寅,余在杭州,访蒋苕生太史,闻寓湖州太守张公处,即具名纸往投。蒋未见,乃有一峨冠者,拱手出。心知是太守,素无交,而其意甚亲,未免愕然。太守笑曰:“先生不识我耶?我早识先生,并识先生之夫人。”貌作何状,令姊貌作何状,历历如绘。余益惊,问故。太守曰:“当年公作翰林,住前门外横街。我年九岁,与公陆氏二甥同在蒙馆读书。塾师放学后,嬉游公家。公姊及夫人梳头,常在旁,手进梳篦。公过,犹呼饼饵啖我。公竟忘耶?”余谢曰:“事实未忘,不料昔日圣童,今为公祖也。惜二甥早亡矣!”相与唏嘘者久之。从此遂别,更二十年,公子惠堂孝廉来,权知溧水,又是余改官江南第一次捧檄之所,重重春梦,思之怃然!其前事迹,已作七古一篇赠蒋,梓入集中矣。今年衰,不能再赘,乃作一联赠惠堂云:“后我卌年,同为南国亲民宰;通家两代,曾见而翁上学时。”盖实叙平生佳话,非敢挟长也。
乾隆庚寅,指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
蒋苕生,即蒋士铨,(1725年—1785年),字心馀、苕生、蕖生,号藏园,又号清容居士,晚号定甫。出生于江西南昌。老家江西铅(yán)山。祖籍浙江长兴。清代戏曲家、文学家。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进士,官翰林院编修。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辞官后主持蕺山、崇文、安定三书院讲席。著《忠雅堂诗集》存诗2569首,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其戏曲创作存《红雪楼九种曲》等四十九种。
湖州,今浙江省湖州市。隋仁寿二年(602年),以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为湖州设立之始。元代,湖州属江浙行省“湖州路”。至元十三年(1276年),升安吉州为湖州路。至正二十六年十一月(1366年)为“湖州府”,归属朱元璋。洪武十四年(1381年)改隶浙江承宣布政使司。清沿明制,湖州府隶杭嘉湖道。民国时,各县直属于省。解放后,1950年设湖州市。1962年撤销,1970年复置。11983年,撤地区建湖州市。
湖州太守张公,待考。
公祖,音gōng zǔ,释义:1、旧日士绅对巡抚、按察司、道台、知府等本地长官的称谓。《喻世明言·卷二·陈御史巧勘金钗钿》:“若非老公祖神明烛照,小女之冤,几无所伸矣。”2、复姓。如《史记·仲尼弟子传》有“公祖句兹。”
前门,即北京正阳门,俗称前门、前门楼子、大前门。原名丽正门,是明清两朝北京内城的正南门。位于北京城南北中轴线上的天安门广场最南端。始建于明成祖永乐十七年(1419年),是老北京“京师九门”之一。它集正阳门城楼、箭楼与瓮城为一体,是一座完整的古代防御性建筑体系。
横街,北京市旧街名。明代称横街,因南北横穿新壁街、中街和松树胡同之间,故名。属大时雍坊。清代为镶蓝旗地界。1965年整顿街巷名称时,更名为“和内横街”。原街南至宣武门东大街,因北京文联建设占用而成今状。1990年--2003年拆除。
张惠堂,举人,代理溧水知县。(资料缺)
捧檄,音pěnɡ xí,典故,指为了孝顺而不得不当官。东汉人毛义有孝名。张奉去拜访他,刚好府檄至,要毛义去任守令。毛义拿到檄,表现出高兴的样子,张奉因此看不起他。后来毛义母死,毛义终于不再出去做官,张奉这才知道,毛义不过是为了母亲而委屈自己。张奉感叹自己知他不深。见《后汉书.刘平等传序》。后以“捧檄”为为母出仕的典故。
挟长挟贵,成语,音xié zhǎng xié guì,意思是倚仗着自己年长和地位高。《孟子·万章下》:“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