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推建建一堵墙
文/图 曲堂燕10
北京有个著名的二环,据说是老北京与新北京的分界线。我就住在二环~~外!
居住的小区,刚刚买房子的时候,环境还不错,池水小桥绿地红花,孩子有玩耍的一片场地,还有一个小沙坑,那是当年女儿的最爱。
不过,遗憾的是小区只有一个出入口,上二环出来进去只有一个小胡同,整个小区就像是系在二环路上的一只气球或者大葫芦。气球或者葫芦里居住着800多户人家,3000口人,每天早晚,数百辆汽车上千口人就从这个小胡同进进出出,其拥挤和繁忙程度可想而知。
连接小区与二环的这条东西胡同,长不过200米,宽也就5米左右,刚刚容得下两辆汽车往返对开。路上的行人避让身后的汽车时,要紧贴着路侧马路牙子行走或站立,让汽车擦身而过。有时行人很多或有老人慢慢低头而行,汽车只能识趣地在跟在身后慢慢挪动。
一个小区,这么窄的胡同出入口,这样的地块住宅开发,在北京这样的大都市,这样的奇葩并不少见。这都是愚蠢的土地规划惹的祸,暂且不说。
胡同北侧是1栋6层住宅楼,楼前有两三米宽的一溜空地,用铁栅栏围着。一楼的住户看到商机可用,就开墙打洞破窗造门,有的把空地养了鸽子,有的做了花园,有的做了小商店。
大约从去年开始,禁止开墙打洞、亮出天际线、疏散人口等等整治提升工程如火如荼。这场运动,虽说形式上干得有点儿粗糙,让人诟病,但毕竟是“为你好”,目的似乎还可以肯定。
临近年底的12月,整治开墙打洞的工人,终于来到了这条胡同。把开洞的门窗堵上了,把小店关了张,把马路牙子外侧的栅栏全部拆除,应该说这是好事儿。
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他们在马路牙子原址上开始砌墙了,砖墙越砌越高,给人一种逼仄的感觉,窄窄的胡同更像一条隧道了。
小区的人三三两两出来了,说:没有你们这样干的,胡同本来就窄,我们以前躲个汽车还可以站到马路牙子上,现在你砌成了墙,我们无处可躲,老人孩子多危险!
年轻人都去上班了,于是,小区里的老头老太太成了反对的主力军,他们拿来了铁锤铁锹,把修了一米来高的砖墙,给推倒了。
施工方报了警,说这是在我们自己小区的地盘上,没占胡同的地儿,我们砌墙想怎么砌就这么砌。
警察来了,说推墙的老头老太太是毁坏财物罪,要带去派出所。老头老太太们说:什么毁坏财物罪?你那是影响我们出行的违章建筑,拆了违建建违建,我们就要推倒这样的违建!
老头老太太被驱散。施工方继续重建。墙体很快又一米多高了,外墙上还贴上了漂亮的瓷砖。施工的人说这样是为了让城市提升亮化。
星期天,发现墙又被推倒了,瓷砖被砸碎了一地,施工的工人早已跑得无影无踪。这一次是许多年轻人和老头老太太一起干的。他们说这堵“脸皮墙”代替了原来的马路牙子,妨碍了人们出行,影响了相邻权。中午时分,买菜回来,还看到许多人义愤填膺地聚在那里:“太缺德了,没有这么干的!”
一堵墙,三次被推倒,也不知道建墙的决策者是怎么想的。整治亮化提升,也不是在自己的地盘上,想怎么干就怎么干。
一堵墙,其后的命运如何?我们下回分解。现在,还是好好学学什么叫相邻权吧。(2018.12.23世事评说1)
后续:至2018年12月7日晚,此文阅读量800余次时,施工方将被推倒至半米高的墙体彻底拆除。此事告一段落。
后续:至2019年1月1日,施工方把推倒墙体的位置砌成马路牙子,不但恢复原状,而且向外延伸,铺成了半米宽的人行便道,如此,出入小区的人更方便安全了,大家比较满意,至此,砌墙之争圆满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