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早晨,她醒来看见窗台上放着两盆花。一个花盆是水晶的,非常漂亮,非常耀眼,可尽是裂纹,装的水都跑掉了,花朵也随之枯萎。另一个花盆是粘土的,粗糙,平凡,可水都保住了,里面的花朵始终鲜艳。
不知道是不是有意的,爱斯美拉达摘下那束枯萎的花,整天佩戴在胸前。
那一天她没听到钟楼里的那个声音歌唱。
最近,我迷上了《巴黎圣母院》的法语版音乐剧,每天晚上入睡前都会听上一小段。虽然自诩为“音乐剧爱好者”,但除了西区和百老汇的剧目,欧洲大陆的作品,我以前还真没听过。受音乐剧影响,这个星期把雨果的原著,找来读了一遍。小说的故事,和歌曲的美好旋律相结合,非常令人着迷。
雨果的《巴黎圣母院》,坦白讲,我原本不太有勇气谈。因为这本小说太过经典,古往今来的论述,甚至已经超过了它自身的厚度。不过,按我的习惯,读过书就得跑出来扯两句。所以,个人观点嘛,还希望大家不要耻笑。
本书如果依照那套所谓的“官方评论”来看,讲的好像是“美与丑”的对比。在阅读前,我也一心接受这套说辞,觉得雨果想传达的思想,只聚焦在书中的人物上。但通读下来,我发现,这只是作者想表达的一个方面,甚至不是最重要的方面。雨果其实是想通过小说的形式,呼吁大众保护中世纪的宗教建筑,尤其是“哥特式建筑”。雨果本人酷爱建筑艺术,尤其对哥特建筑,更偏爱有加。19世纪由于启蒙思潮的广泛传播,法国各地有大量中世纪宗教建筑遭到拆毁。雨果痛惜万分,戮力写下这本《巴黎圣母院》,试图以动人故事,间接引导人们保护文化遗产。
另一佐证是,雨果在本书出版一年后,又加入三个新章节,并且这些新章节都是在大篇幅描绘中世纪建筑的美感。雨果笔下1482年的巴黎,仿佛脱离了教权的高压统治,是个布局着堂皇建筑的动人年代,让人不禁想去那个时代的巴黎游赏一番。尽管作者在新版序中坚称,这些章节是在初稿付梓出版时遗失的,只是刚刚找到而已。但从内容上看,我们可以确定,这些章节是雨果特意撰写的。也算是他的良苦用心吧。
谈了这么多创作动机,我们说回小说的内容。本书的故事,在现代人眼中,应该算是十分简单了。如果现代小说按此类模式撰写,想必大多数读者都会兴味阑珊,根本不会认真读完。但我们要知道,这些经典人物,正是由百年前的那些大师创造的。从莎士比亚到雨果,他们创作的故事,在当时是开天辟地式的。尽管我们现代人,对这些模式已经见怪不怪,甚至觉得乏味,但我们必须要考虑一部文学作品的时代属性。
接下来,我想分角色谈谈自己对这些人物的观点。
放在首位介绍的,当然是我们的钟楼怪人卡西莫多。原本我以为,卡西莫多会是雨果着笔墨最多的角色。但通篇读下来,他在小说中所占的比重并不算大。但无疑的,在后世流传过程中,卡西莫多绝对是本书的灵魂角色。这个面容丑陋,两腿一长一短,前鸡胸,后驼背的怪人,却有着最美好的心灵。与爱斯美拉达的年幼单纯相比,卡西莫多的“善”显得更为可贵,因为他真正见识过人世最残酷、丑恶的一面。甚至可以说,他自身,就是外在丑恶的化身。
从各个角度看,卡西莫多的一生,都是彻头彻尾的悲剧。年幼时因为天生畸形被母亲遗弃,被副主教克洛德收养后,成了巴黎圣母院的敲钟人,与世隔绝。爱上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又因为自卑不敢言说,只是默默保护她。我还记得小说里,那个经典桥段。卡西莫多从圣母院冲下来,救出绞刑架上的爱斯美拉达,高呼“圣殿庇护!”,这绝对是小说里,最感人的段落。卡西莫多的爱是不计回报的,其实也是一种“单相思”,但对这样的一个奇丑无比的人而言,他可能真的是别无选择吧。打趣的说一句,刨去颜值不谈,卡西莫多绝对是姑娘们的理想备胎。
雨果在塑造卡西莫多这个角色时,没有带入个人感情,笔调甚至有一些冷漠,这一点和我最初想象的不同。不过,我想,这可能是作者有意为之。因为对那些身体上有缺陷的人来说,同情反而会是一种伤害。把卡西莫多当成普通人来写,大概是雨果对这个角色最大的尊重。
小说最后,雨果给了卡西莫多一个悲剧性的浪漫主义结局。他怀抱着爱斯美拉达的尸体,走入鹰山墓地,化身为一具和爱人相拥的白骨。对卡西莫多这样的苦命人,也许这就是最好的结局吧。生不能吐露爱意,就死后永远长眠在一起。
爱斯美拉达这个角色我个人不太喜欢,形象挺单薄的。因为她就是那种典型的“傻白甜”人物,不过雨果刻画的极美,很多时候还很可爱。吉普赛人的出身,几乎注定了爱斯美拉达的命运会是个悲剧。作为一个颠沛流离的游牧民族(甚至今天依然如此),吉普赛人在那个封建时代欧洲的生存境况,是不言而喻的。爱斯美拉达单纯、美好,不仅外在美丽,她的善良也发自肺腑。这一点,从她给受刑的卡西莫多喂水就有所体现。她很痴情,一往情深的爱上了弓兵团队长弗比斯,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最终也因为这份感情而死。惋惜之余,我们也会在心中感叹:这姑娘真傻,不识渣男真面目。
但其实换个角度,我们也不能责备爱斯美拉达幼稚,讽刺她的爱情观。因为在故事中,她只是个十五岁的少女而已,对爱情有美好想象,是很正常的事情。并且,读者在小说中,有上帝视角,所以能看到弗比斯龌龊的一面。我们看到他只是痴迷爱斯美拉达的肉体,是逢场作戏,不是真情。但爱斯美拉达是看不到的,她是以为自己真的遇上了一位白马王子般的理想爱人,我们不能苛责她。
至于爱斯美拉达的爱情观,其实也无可厚非。偏重外在美,是人动物性的本能,也是人之常情。只有历经成长,我们才能认识到,人内在光辉的重要性。爱斯美拉达对弗比斯的爱是奋不顾身的,但对于另外两位追求者,卡西莫多和副主教克洛德,估计她的心理戏是:你们俩看上我哪儿了,我改还不行吗?
玩笑归玩笑,爱斯美拉达的结局是悲剧的。因为没来由的罪名,最终在绞刑架上香消玉殒。故事最后,爱斯美拉达和母亲相认的桥段,也是个非常让人痛心的部分。故事大致如此,希望每个人在爱情面前都能珍惜自己吧。
副主教克洛德,是本书最复杂的人物。雨果在这个角色身上,倾注了非常多的心力,我们在阅读时,是完全可以体会到的。从早年经历来看,克洛德绝对不是一个坏人,甚至可以说是个“圣人”。他在神学院孜孜不倦学习,饱读诗书,成为公认的博学之士;他在父母去世后,以一己之力抚养弟弟,殚精竭虑的教育他成人(有点溺爱);他从教堂的台阶上抱走卡西莫多,将他认作养子,教他说话写字,在教堂里给了他一个家。但同样是这个人物,他又直接造成了爱斯美拉达的死。面对此角色,我想每个读者,都会在可爱与可憎之间徘徊不定。
克洛德的悲哀就在于,他把自己对爱斯美拉达的爱视为“不洁”。作为一个神职人员,他以为自己应该断绝一切世俗情感,清心寡欲,一心为上帝和知识服务。他用宗教压抑着人的正常情感,把爱斯美拉达当成“恶魔”想尽办法毁灭她,又在这个过程中一步步逼近欲望的深渊。读者们不禁会感叹:大哥!你要是再等几百年赶上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就好了!那样神职人员就能结婚了呀!
当然,这是句玩笑话了,其实也不严谨。雨果在克洛德身上,想体现的,无疑是宗教对人性的压抑。封建宗教把人生来具有的欲望异化,贴上不道德的标签,让人们追求所谓的来世幸福。这一点,我想现代人鲜少会赞同。仔细想来,雨果自己也是个有趣的矛盾体,终生反对宗教压抑,又酷爱宗教建筑。看来艺术真的独一无二,能让人突破信仰的隔阂欣然玩赏。
故事最后,克洛德被愤怒的卡西莫多推下圣母院,坠楼而死。算是为自己的罪行付出了代价。不过,如果真有小说中的世界存在,我祝福他重生于现代,能够自由享受作为人的感情。
皇家弓兵团队长弗比斯绝对不是个讨人喜欢的角色,可以称得上“金玉其外,败絮其内”。他性格乖戾、粗鄙,满口脏话,生活最大的乐趣就是饮酒和逛窑子。他欺骗爱斯美拉达的感情,装出一副浓情蜜意样子,不过是为了和人家姑娘一夜良宵。他已经订婚,但对自己的未婚妻也不忠诚,不过是疲惫应付而已。对于这样一号人物,我想多数读者,都狠得牙根儿直痒痒。
但除去个人好恶不谈,我想说,弗比斯其实是这本小说中,“烟火气”最浓得角色。他更接近生活里真实存在的人,很现实,而不是那种只能存在于故事,拿到现实里就会失真的角色。我们换个角度想想,弗比斯是本书最接近“现代人”的角色。不信宗教,反对循规蹈矩的生活,从不管束自己的欲望,喜欢及时行乐。这些元素,多多少少在现代人身上都有所体现。这些正是欧洲历次运动,从文艺复兴到启蒙思想,从人身上解放出来的东西。所以要我说,弗比斯就是个穿越到中世纪的现代人,只不过人品很差罢了。
弗比斯在小说中的结局,之于他而言,也算是个“悲剧”了。他和未婚妻最终成婚,开始家庭生活。雨果对这个角色命运的设计,还真幽默。
诗人格兰古瓦在小说中,是个穿针引线的角色,我觉得雨果在他身上加入了不少自己的影子。格兰古瓦是个落魄的艺术家,机敏有才智,甚至能用巧嘴从国王的屠刀下捡回一条命。当然,他也是个幸运儿,从刚才我提到的事情,到被爱斯美拉达救了性命,再到小说最后全身而退,格兰古瓦无疑是幸运的。他像幽灵般出没在故事的每一处,在结构上,使故事趋于完整。
通过格兰古瓦的境况,我们其实也可以窥见艺术家们在中世纪的生存环境。在那个年代,艺术家们大多数是被“圈养”起来的,他们和“匠人”的界限很模糊,主要职责就是为富人创造艺术品。所以像格兰古瓦这样,天资不高,又没人供养的艺术家,就活的很憋屈,基本上和流浪汉差不多。
我想通篇阅读下来,读者们最不能理解的,就是格兰古瓦和爱斯美拉达小山羊的“人兽畸恋”。我个人也不能领会雨果这样写的原因,可能是在隐喻诗人与自然的关系吧。因为从很多角度看,诗人确实是一个更富敏感性的群体,对世界情绪化的一面,有很强的感知力。
文章写到这里,我想说自己这一小段片面、主观的文字,其实很难去诠释《巴黎圣母院》的全部内涵,我也从来没有这样的打算。我们可以把《巴黎圣母院》视为中世纪法国社会的风俗画,虽然过于浪漫,但可圈可点的部分实在是太多了。雨果是位天才作者,如果大家有兴趣,强烈建议读读原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