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从小就喜欢写作,我也信奉好稿子是改出来的,所以每写完一篇稿子,不管长短都要回头细读,用心改动。
改稿(散文)家里土墙上贴满了《人民日报》和《四川日报》等报纸,每天反反复复看上面的新闻和《大地》、《原上草》等文学副刊,也到处找回这两种报纸,我也学着编故事写消息、写通讯,写诗和短小说,加上汉语言文学和新闻大学的课本丰富着我的理论知识,于是每天在油灯下写着自己想写的东西。
写好的东西我也大胆往外投,那时需要8分钱的邮票,8分钱对一个农村青年来说,也不是那么容易挣得的,但为了不想“埋没”自己,我还是往《星星》、《四川文学》等刊物投稿,虽然一次次等来的是了无音讯,但我从不灰心丧气。我把写好的新闻稿件拿到县委宣传部找比我高中大两届,大学中文系毕业的万学文给我修改,后来他官至宣传部副部长。文学类的我就到县文化馆找刘俊峰老师给我修改,他后来调乐山电视台,我也去找过他。记得有一次我以《路在脚下》为题写本乡某青年回乡创业,把五凤山打造成果园的通讯,头天晚上把稿子写好了,也誉写了一遍,在田里干活心里都挂着没写好,总觉得缺少什么,于是跑回家抄小路拿起写满了6页稿纸的文稿往县城跑。
改稿(散文)那时去县城16公里公路只需3毛钱,我为了节约硬着头皮挽着裤腿轻快的往县城跑,跑了两个多小时,去宣传部找到万学文老师,他拿着稿子给我指出来哪哪该怎么写 ,说内容可以了,就是写法上有点乱。他给我说了以后,我给他要了几页稿纸,跑到县图书馆重新抄写了一遍,投给《仁寿县科技报》。回程中,我啃着1角钱买的地瓜,吃进嘴里,甜到了心里 。没想到过了几天就给我登了出来,看到刊有我稿件的这张小报我喜出望外。那时的《仁寿科技报》在我们相邻的农村都有发行。几天后收到稿费1元钱,心里更开心。后来,我有幸到《乐山日报》工作后,《仁寿科技报》的何锐老师调了上来,至今他仍在《乐山日报》任主编。
改稿(散文)到了报社以后,每天写的新闻都要由每版的编辑审稿,然后责任编辑再审后才能签发。与市上主要领导下基层、参加会议的稿件,要拿到市委宣传部新闻科审稿,重要会议则由宣传部直接发通稿。一次随市委兰副书记去眉山彭山县采访两天,第二天写好稿件后,我拿到宣传部,恰逢这位副书记在,报社领导说他审稿一样,于是我把稿件给了兰副书记 ,他接过稿件读完后,把首页他讲话中的“成就”易为“成果”,在右上角签下名字,说了句“可以,就这样。”让我很激动。后来他任市人大主任后,我也常随他到彝族地区考察,每次写的稿子都交由宣传部审稿签发。
现在我又重新提笔写了起来,每天在《今日头条》及小说网上写作 ,因为门槛低,随时随地都可以发表,让我满怀信心。每天看我稿件的老师是数以千计,乃至几万数十万,雪原希望您们能给我提出宝贵意见,让我不断得到提升。
人不管做什么,只有不断改进,才能提高自己的战斗力。写作也是如此。
改稿(散文)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