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3242640/a3b3f0821d532ade.jpg)
祺昨天语文作业其中一项是读课文《腊八粥》中的几段课文,其中母子对话部分老师作业要求是可以选择请妈妈参与。
他走过来对我发出邀请,并且希望快点完成作业,这样就可以去玩。我则提出,如果妈妈参与,得按妈妈的要求读,否则标准太低,不高兴参与!
他不耐烦地跟我嘟囔:“每天都有读课文要求,难道每天都那么认真吗?️”
我告诉他,“如果我是你,我就会好好读。搞不好大学的时候可以去参加话剧社,演个男一号什么的。”
祺的眼睛亮了:“妈咪?真的吗?”
“当然!”
“可每天都有作业,完成就好,我还是觉得没有必要读那么好。”
我跟他聊了我的小时候:“妈妈生长在苏北的小镇上,教学条件非常有限。一直到小学四年级才有了第一位真正意义上的会讲普通话的语文老师。可是那时候,我已经和学校的一位老师每天为同学们播校园新闻了。妈妈小时候为了学普通话,只能通过每天看新闻联播学习和记忆发音。根据字反过来抠正确的拼音应该怎么念。周末看各种综艺节目,但我看不仅是为了玩,我希望通过这个来学习语文。那时候妈妈十岁?不仅每天播新闻需要读一篇或几篇稿子,几乎每节地理、语文新课文都会被老师叫妈妈读课文,那简直就像是妈妈的义务一样。那你觉得妈妈要提前读多少遍才能符合这些不同老师的要求呢?”
祺的眼睛瞪得大大的。
我继续分析:“语文老师跟我说你的作文问题。妈妈也很奇怪,你的思维敏捷,平时和妈妈对话可以说是妙语连珠。但作文却写的不好,我也奇怪,是为什么?你觉得和读课文有没有关系?”
祺惊讶,自己竟然又还有这么多优点。
“其实妈妈觉得,读课文本身看起来是读重复的文字,看起来似乎和写作文无关。但是课文的人物、环境等等描写,可以让我们训练一种书面写作的语言感觉。我们通过揣摩其中对话的语音语调以及节奏,思考为什么这样说,来锻炼自己对不同人、不同环境的理解。读,是一个看似无用,但只要你坚持就会对你作文有帮助的事情。当你的语感训练出来,你写作文设计对话和描写景色时也会在心里过一遍,你会自己知道,怎样设计才更符合你自己长期形成的书面语言感觉。妈妈期待你形成自己的感觉和自己的风格。”
儿子有那么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
我并不知道自己这样为他总结是对还是不对。只能摸索向前,不论用什么办法,目的只有一个,让他爱上语文。我有意识地在他面前不提分数这样敏感的词。可能是基于某种相信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