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不要害怕真空状态(一)

不要害怕真空状态(一)

作者: Glen_业明 | 来源:发表于2017-02-19 13:20 被阅读0次

       初中的时候,政治课本讲到资本家的贪婪的,提到过马克思的一句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怕真空”。当时对这句话印象非常深刻,特别是后面这句话“自然界害怕真空”,它简洁、通俗、易懂,而且似乎牢不可破。

       过了这么些年,开始对后面这句话慢慢有不同的看法。自然界是否真的害怕真空还值得怀疑,那太空中的绝大部分地方不就是真空的吗?但是在人类能够触摸得到的世界,似乎真的没有真空状态了,人类或者自己创造的工具不断攀登过自己能爬上的最高的高峰、潜过自己能够抵达的最深的海洋、深入过自己能到达的最远的宇宙深渊、踏入过自己能承受的最低温的严寒。人类似乎天生就喜欢填满自己能够抵达的空间,包括自己的内心。

        看吧,在现在的社会,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用一些事情填满我们情形时候的时间和注意力。早上起来刷牙、洗脸、出发上班、上班路上不忘带上耳机,充分利用这段时间听听音乐,或者利用这段时间打个电话、上了地铁刷新闻、刷完新闻觉得不过瘾开始看朋友圈、点赞、评论、顺便给朋友发个微信信息,恩,还不时看看到哪一站了、再看看一直在追的剧集有么有更新。到了公司开始一天的工作,工作之余不忘了给朋友发个信息、看看最新新闻、干点私事。

        在我们偶尔因为疲惫厌烦而停顿之余,我们内心可能会冒出一点疑问——我们每天不断做的这些事情有意义吗?为什么每天不停的看、可我的内心似乎还是觉得有所缺失呢?但是疑问仅仅只是那么一瞬间闪过我们的脑海,我们来不及仔细的去追究,或者不愿意去深思这种会让我们感到不安全、感到惶恐的事情。很快我们会被新的新闻、剧情、朋友圈信息占据我们的注意力。

        高中的时候,所有的时间都被学习填满。到了大学,令人厌恶的考试似乎没那么重要了,开始不再将时间投入到学习中,突然有了大量剩余时间,最初的那段日子特别难熬,因为不知道时间该怎么消费,学习那么令人厌恶,有用的东西不多,肯定不能花在学习上,宿舍的电视也不是全天都能播放,学校图书馆有趣的书也太少,也没钱去旅游。那段时间,我经常一圈又一圈的绕着校园行走,不知道该干什么?现实那么灰暗,有趣而又有意义的事情又少,未来还那么缥缈,也不知道将来该什么。内心不安而空虚,我抑郁不已。我试着去看一些别人推荐的好书,匆匆忙忙看过好些本书,似乎也没看懂书中写的什么。我试着去写作投稿,在几篇文章发出毫无音讯后干脆放弃。我匆匆的行走、匆匆的决定、匆匆的去做,但是一切毫无用处,不过是从生活的表面匆匆的掠过。后来开始长时间沉迷上网、看小说、打游戏,那种焦虑不安的日子似乎过去了,但是生活似乎变没有更有趣、更有意义。我根本没有时间去思考有趣和有意义的人生。

        我们不断追逐一些事情,它似乎有意义、似乎没意义;似乎能给我们带来一些暂时的快乐和满足、似乎又让我们失望、让我们疲惫。但是意义和快乐似乎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这些事情能够填满我们的时间、填满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不得空闲。因为只要闲下来我们就会惶恐不安。只要从这些琐碎的临时满足中脱离,一些冰冷的现实和未来就开始填充我们的脑海。

       譬如,我们不得时间和空间去考虑健康,因为这意味着我们要正视自己的亚健康,还要花时间去锻炼、还要流汗、还要把自己累的气喘吁吁。多么冷酷和烦躁的事情啊?譬如,我们不得时间和空间去真正读一本好的深度研究性书籍,那得花费多少时间,耗费多少脑细胞啊?况且那还不一定有用!譬如,我们很少愿意花很多时间去总结自己的过去、评估我们的现在、展望我们的未来,因为那意味着要面对不完美的自己,不那么美好的现实,不那么确定的未来。

        20岁过后的我们,更多的活在习惯里,活在各种应激反应中。多数人在磕磕碰碰的生活中已经被折磨的疲惫不堪意志消沉,大家不再愿意去探究隐藏在枯燥世界表面下的新奇,也不愿意去探究自己的内心,因为内心藏的太深,挖掘起来耗时耗力,更重要的是,还得找个安静的时间,去捕捉内心哪个不可琢磨的自己,可一静下来,我就开始惶恐不安了。眼前有麻将、有游戏、有小说、有各种娱乐……,干嘛要干这么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记得小时候,住在农村的土坯房,房间里面用泥土抹成的墙面上有大量的裂痕。晚上睡觉睡不着的时候,我会盯着那些裂痕,去看那些裂痕组成的各种形状,有时候是一张大公鸡的图案,还有的时候像是村后的小山,有时候感觉像是一个小村落,有溪流、人口、树木和房屋……,然后慢慢的我睡去。有时候再冬天的深夜醒来,屋外狂风大吼,我会静静听着外面大风吹打着屋后树木的声音、雨点从房檐一点一点落下的声音,想想着外面的寒冷,感受着被窝的温暖,然后温馨的睡去。有时候羡慕村里有小朋友在城市工作的亲戚给他们带来的新鲜礼物,我会想象未来有一天我会怎么样的去成长,怎么样的去生活。有时候我在村后的小山上看着远方的村子,想象着那里的人和他们的生活,想象着那村子一定是绿树成荫,想象着能有一天真正去实地去观察他们。最后还真鼓起勇气和小伙伴走出好几公里,去别的村子看看看别人的生活。

        如今,生活早已没有想象和憧憬!因为根本没有空闲留下来想象和憧憬,即使空闲下来,也肯定不是想象和憧憬,而是各种焦虑。

       前几天看了本书,叫《慢思考》。书中讲到人的大脑系统有三套机制:应激脑、思考脑、存储脑。应激脑:动物在出现早期就进化出来的功能,它追求快,追求眼前的满足,不会疲惫;思考脑:只有人类才有,比较慢,而且耗费能量,容易疲惫,一次只能处理一件事;存储脑:在休息时候自动启动,负责对知识整理和分门别类。

        应激脑在人类早期生活在荒原上时,对人类的保护有极大意义。应激机制存在于人脑深处,分为有意识和无意识。人在在无意识下的行为基本是受到应激脑的趋势。不需要费力就可以做了。应激脑带给我们的满足都是短期和眼前的,它甚至只是带来多巴胺的分泌,它驱使着我们不断追求多巴胺本身而已。人类的几乎绝大多数行为以及习惯都被应激脑控制着,譬如我们下意识的动作和行为,玩手机、不停浏览新闻、打游戏等等。

       思考脑是人类独有的大脑系统,他容易耗费能量,容易疲惫,不能并行处理事情。人类文明的建立就得益于有思考脑。但是思考本身是一个很慢的行为,而且容易消耗能量,容易疲惫。而人类天性就喜欢快速做决定、天性懒惰,这就导致了在和应激脑的斗争中他容易处于下风。困扰思考脑的有四大锁链——随时在线、多任务并行、长期慢性压力、睡眠不足。思考脑和应激脑是相对的,当大脑能量不足,思考脑能量低迷的时候,应激脑就容易控制我们做一些低道德水平、短视的事情。

        存储脑会在我们休息的时候开始工作,负责整理我和存储信息。

        从这本书中,可以得知。远离随时在线,远离大量琐事,注意放空自己。有助于思考脑的活动,控制我们不满下意识的大脑系统控制。更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和自己对话,接纳自己,基于现实去做思考和规划。

相关文章

  • 不要害怕真空状态(一)

    初中的时候,政治课本讲到资本家的贪婪的,提到过马克思的一句话——“资本害怕没有利润或者利润太少,就像自然界害...

  • 灵魂害怕真空

    人希望被爱 若没有 那么被崇拜 没有被崇拜 那么被畏惧 那么被仇恨和蔑视 人想给他人注入某种感情 灵魂害怕真空 不...

  • 真空热处理和普通热处理的优势比较

    真空热处理即真空技术与热处理两个专业相结合的综合技术,是指热处理工艺的全部和部分是在真空状态下进行的。真空热处理...

  • ……

    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害怕不要哈害怕不要害怕

  • 真空的绝缘性能

    真空的基本概念 真空技术中,"真空"泛指在给定的空间内,气体压强低于一个大气压的气体状态,也就是说,同正常的大气压...

  • 《青翼管理时报》,管理 不要害怕员工离开

    好的管理,不要害怕员工离开! 1、好的管理,不要害怕员工离开; 2、负面的员工不换掉,弊大于利; 3、状态不好的员...

  • 食品真空包装机的作用和原理

    食品真空包装机可以使包装袋内处于真空状态,已达到无菌的效果,客户如果能选到合适的包装材料,食品真空包装就可以达到预...

  • 2018-07-01

    不要去害怕做一件事,不要害怕触景伤情,不要害怕说错话,不要害怕想起过去,不要害怕面对未来。

  • 4.28笔记,人生最好状态做到三不

    人生在世,最好的状态不过是:不害怕、不要脸、不着急。

  • 读书笔记《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大自然讨厌真空状态 罗榭尔女士解释,“真空”指的就是一无所有。她把手指张开,双手举高,在空中挥来挥去。这个爵士舞动...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不要害怕真空状态(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qjw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