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晚七点,好文分享
“霞客品《论语》”——
第1讲:成就圣贤的三大策略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篇第一·01》
开讲前须先声明:圣贤经典中的许多内容都是内涵奥妙无穷,运用价值无尽,可以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多目标的理解阐释,一次所讲,不过选取一瓢,但求有所启发而已。
由此,我说《论语》开篇所讲即是:成就圣贤的三大策略。
初级策略: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大意:学了新东西之后时时复习巩固,切实践行证悟,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吗?
这是第一步,讲的是提升自我的学习策略,成就圣贤的基本策略。圣贤大多首先是超级学霸,所以这句话也可看作是“超级学霸的自我修养”。此语主要有三层内涵:
第一层:心态要开放。
要虚怀若谷,愿意学习,重视学习,持续学习,不可自我封闭,拒绝学习,轻视学习,停止学习。这是成为超级学霸的基本前提。简言之,可谓“勤奋学习”。
第二层:心态要虔诚。
要反复实践,扎实学透,拒绝舒适,不断突破,还要直面现实,直面困境,直面问题,直面矛盾,更要知难而进,迎难而上,刚毅坚卓,愈挫愈勇!不可流于表面,流于形式,假装学习,假装刻苦,还不可附庸风雅,欺世盗名,自我陶醉,自我安慰,更不可避重就轻,一曝十寒,虎头蛇尾,知难而退!这是成为超级学霸的必备品质,也是最难得、最可贵的品质。简言之,可谓“扎实学习”。
第三层,心态要快乐。
要学得兴致勃勃,积极主动,轻如飞燕,戏如游龙,还要学得热血沸腾,肝胆俱张,酣畅淋漓、物我两忘,更要学得行云流水,高效简易,信心满满,硕果累累,又或学得匠心独运,一日千里,炉火纯青,登峰造极,终至学得通透无碍,点石成金,超凡入圣,出神入化!而不可学得愁眉苦脸,消极被动,枯燥低效,身心沉重,亦不可学得牢骚满腹,逃避厌恶,平庸无奇,半生不熟!这是学习的最高境界,完美状态!简言之,可谓“热爱学习”、“高效学习”。
至于如何达到这种状态,我们在后面相关章节中再讲。
中级策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大意:有很多良师益友从远方来,这难道不是一件令人快乐的事情吗?
这是第二步,讲的是提升影响的社交策略,成就圣贤的发展策略。这一步主要涉及环环相扣的四个问题:
其一:要不要善于社交?
圣贤必定不是自我封闭的孤家寡人,孤芳自赏的空谷幽兰,而是能够帮助很多小花小草担当风雨雷电的参天巨木,能够凝聚众人解决难题、具备卓越领导力的顶层精英、人中龙凤、领袖大才。所以要想成就圣贤,就必须善于社交,善于广结良师益友。正因善于社交对于领袖大才至关重要,所以孔子才将这句话紧跟在了“学而时习之”的后面,所以《论语》才将这句话摆在了开宗明义的显耀位置。整部《论语》,其实就是中国古代为培育圣贤大才、领袖精英而精心编辑的核心教材!
其二:要交怎样的师友?
当然是交良师益友。《弟子规》所谓“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更不必说,唯真正的良师益友之间,才能创造出真正高贵大美、愈掘愈丰、历久弥新的友谊和快乐。“良师益友”的要义有三:一在德行光明正大,二在才能精湛超拔,三在与你声气相投。三者居一,即可邀为良师益友;三者兼具,便是最佳良师益友。
其三:怎样交到良师益友?
这一层是关键。怎样才能交到真正的、越来越多的、品质越来越高的良师益友?绝无须强求,更不必奢求,而只需首先向内提升自我,把第一步做好,然后自然“无求”而“自得”。
当你德才兼备、慧光万丈,人格魄力越来越博大精深,逸群绝伦,与你交往总令人如坐春风,如饮甘醇,又或惊心动魄,饱受教益,自然谁都乐意“自远方来”、从八方来,要主动和你称师道友。好比大舜耕历山,因其待家人至孝至爱,待他人至诚至善,谁都想和他成为邻居,鸟兽都来和他交朋结友,于是本来荒无人烟的历山,竟能一年成居,两年成邑,三年成都。
当然,你也须主动擦亮双眼,善寻良师益友,敏锐习长避短,总能敞开心扉,主动交流,真诚热情,落落大方,而不宜扭捏自闭,虚与委蛇,故作高冷,拒人千里。
总之,交际之要有四:一在打磨自我,二在顺其自然,三在诚善待人,四在大量包容。
其四:良师益友如何互动?
也就是“有朋自远方来”,来做啥?最其乐无穷、价值连城的互动,当然是沟通肺腑,碰撞思想,谈学论道,解疑破难,由此互相指正,互相督促,互相学习,互相帮助,进而彼此感染,彼此熏陶,彼此激发,彼此催化,若还能达成共识,同舟共济,共同精进,共创未来,方为至善至乐,至情至谊。就像祖逖与刘琨互相督促闻鸡起舞,最后两人都成为了一代名将。
高级策略: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大意:别人不知道、不理解我,我却不生气,这难道还不是君子吗?
这是第三步,讲的是提升境界的根本策略,成就圣贤的终级策略。
因为圣贤才学日益深不可测,道德日益高山仰止,智慧日益壮观浩瀚,所以很多意味深远的思想见解就会越来越难为人们迅速理解和接受。
国学大师钱穆说:学而时习,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后可当之;有朋远来,孔子“三十而立”后可当之;苟非学邃行尊,达于最高境界,不宜轻言人不我知,孔子大约也得在“五十而知天命”后当之。还在求学过程中的人,最好先牢守“学而时习”这一层境界,然后才有希望期待体会“远方朋来之乐”。圣人深造已极,自知弥深,自信弥笃,乃曰“知我者其天乎”,然非浅学所能轻至。
但我认为:虽不能动则自言“人不知”以自负,但如果真有人“不知”己,自己还是可以“不愠”的标准来要求自己,修养心性智慧,尽量做到心平气和、不为所动的。这才是圣人此言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
此问内涵,着实极其玄奥:“人不知而不愠”只是第一步,进一步则是任何情况下,甚至遭遇故意藐视、误解、冤枉、污蔑等等,只要不涉公理他人,皆能做到“不愠”,才是真正的圣人圣境。这“不愠”也不只是“不生气”那么简单,略一延伸,即可包括不悲不喜(为什么喜就容易为什么悲)、不卑不亢、不惊不惧、不动不摇……等等内涵。根本而言,就是“不动心”、“不执着”、“不为人情操控”,甚至“不受人间影响”。那是对自我情绪的完全掌控,永远活在智慧无极、寥廓殊胜的状态中。它要求一个人要修到无私无我、无欲无求、无情无执、无牵无挂、金刚不动、圆融不破、通明透彻、止于至善的境界。用《老子》里的话来说,就是“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以其无私耶,故能成其私。”的“圣人”境界。
不断修心去执,放下私我,向着这种至善圆满的如意圣境勇猛精进,就是成就圣贤的根本大道。
小结
谈到这里,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成就圣贤?太难了吧?!是不是有些好高骛远?……
我想说:非也!《周易》云:“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这本应是我们制定人生目标、成长规划或学习策略时,首先需要明确的原则。有这样的原则,就像司马迁在《史记·孔子世家》结尾处所感叹的那样:“虽不能至”,也可以“心向往之”。否则,如果连最高明正大的前进方向都找不到,那必然更容易误入歧途,又或“取法乎中,仅得其下”。
何况,孟子还说“人皆可为尧舜”呢?连《弟子规》里都写得明白:“圣与贤,可循至。”所以孟子最后得出结论,说“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那意思就是:除了极少数智障下愚,绝大多数正常人都不是不能行圣贤之道,而是自己觉得自己不行,自我封闭了而已。
然而,要想透析《论语》智慧,要想成就圣贤境界,要想理解顶层精英,要想煅铸领袖气魄,要想充分发挥生命潜能、真正认识自我、领悟大成之道、造就大美人生,就必须开放思维、提高标准、尝试着理解和实践这套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至高至明、至大至刚、内圣外王的“圣贤之道”!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读懂这一则《论语》“开篇三问”中的内涵主旨与精深外延——成就圣贤的三大策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