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涵和外延
每一个概念都有它的内涵和外延。
概念的内涵是指概念所包含的事物的本质属性,外延是指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即概念所包含的范围。概念的内涵越深,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多,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少,外延越窄;概念的内涵越浅,它所包含的属性越少,属于这个概念的个体越多,外延越广。所以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之间是一种相反的关系。
例如把猫的内涵增加,使它具有花斑色彩,成为花猫,那么“花猫”的外延肯定比“猫”的外延缩小,因为它排除了白猫、黑猫及其他非猫。如果把花猫的内涵再增加,使它具有会捉老鼠的本领,它就变成“会捉老鼠的花猫”;这么一来,它的外延就再度缩小,因为它排除了所有不会捉老鼠的花猫。
相反的,如果去掉花猫会捉老鼠的本领或内涵,花猫的外延自然扩大;如果再去掉花猫的花斑色彩这一内涵,它的外延就扩大到泛指一切猫了。
“具象思维很难用语言讲清楚,概括地讲,是一个人用自己全部的通感,全部的热情和智慧,整个人沉溺于思维对象的状态。”
记得书法老师曾说过,临古帖时,要去感受古人写这幅字的时候的状态,写这幅字时所处的环境、是在什么心情下写的,这样才能体会到书法的意境。《兰亭集序》是世人公认的瑰宝,通篇气息淡和空灵、潇洒自然;用笔遒媚飘逸;手法既平和又奇崛,大小参差,既有精心安排艺术匠心,又没有做作雕琢的痕迹,自然天成。当时临摹兰亭时,却感觉每个字书写的感觉都各不相同,不知道是不是王羲之喝多酒了,简直就是分裂型人格所书写。后来听过一种说法,兰亭有可能不是王羲之所写,而是集字所创造的作品,倒是印证了我的感觉。这大概就是具像思维吧,全心投入时,就进入了你所投入的对象的意境,并体会他当时的心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