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被悼念海子的文章刷屏。有些文章点进去看了,有些没有。我对海子不了解,大略晓得他15岁便考上大学,是个天才,25岁时便舍弃了自己的生命,好年轻,真可惜,他的诗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倒是经常拿来引用。
他离开人世的时候,我大约还是中学生,那时候县城消息相对闭塞,所以并不知道他。那时候我们能接触到的诗歌,似乎很少,不见得都了解写诗的本人,只知道他们的某一首诗,或者某一句诗。
比如卞之琳的《断章》,舒婷的《致橡树》,戴望舒的《雨巷》,余光中的《乡愁》,等等。
了解最多背得最全的,是汪国真和席幕容的诗。因为读了汪国真的诗,发现“哇,写诗这么容易,排比句就行了!”,于是学着做诗。但迄今为止,我真心不明白什么是诗,偶尔模仿写几句,仍然只是才开始学的时候的排比句。
当时最喜欢的是席幕容。她的诗琅琅上口,又柔情百转,淡雅灵动,像极了我心中爱情的模样。痴情的女子,咏叹调样的低语,仿佛是现代版的《越人歌》。每次诗兴大发,就想学她写,可是每每断篇,因为,脑海里蹦出来的句子总是她的句子。
然后喜欢林微因的《你是人间四月天》。那样美,那样轻盈,那样优雅,那样别具一格,又那样的暖,和柔。
内心要怎么样柔软和诗意的女子,才能写出如此柔情似水、细腻又深情的文字来。
好渴望成为那样的女子。年轻时经历不够,现在心里又是厚厚的生活磨成的茧子,似乎终不能成。
书架上有一本大学时买的书—《英儿》,是顾城写的。当时他刚辞世不久,大街小巷都在议论他,因为好奇,买了他这本遗作。
他就象一个孩子。他就是一个孩子。
他似乎比海子更惊心动魄,先杀妻再自缢。
我不能想象,那样一个心里住着童话被誉为“童话诗人”的单纯的人,会如此极端。
他的光明在哪里?他黑色的眼睛迷失在黑夜里。
海子和顾城。还有那陪伴我们青春的三毛。他们的内心,到㡳住着一个怎样愤世嫉俗或者万念俱灰的灵魂?他们悲凉的心是如何酝酿出那些滚烫的文字的?他们与现实世界,到底是怎么样的水火不容,沟壑纵横?他们的字里行间里,到底藏着怎样的地动山摇,翻天覆地。
平凡如我,难窥冰山一角;平庸如我,唯有踮脚仰望。
可我是一个多么胆小的人,我对有这些极端行为的人心生畏惧,连带不敢去深究他们,不敢去了解他们的灵魂。
天才都是疯狂的。他们的人生,总是轰轰烈烈的。轰轰烈烈生,轰轰烈烈死。平庸是他们痛恨的。而无法碰撞的灵魂,又是多么孤独。
恰巧此时,我的灵魂,也是孤独的。
因为我发现,我离平庸如此近,离天才不是一般的远。
远到日更一篇小文,也是不知所云,更遑论去靠近他们的灵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