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地处安徽省中南部、长江下游。总面积3008平方千米,截至2020年11月1日零时,常住人口为131万人。
“铜陵”二字的来历,不见经传。其说法有三种:一是此地产铜,又为丘陵地区,故名;二是“产铜原属南陵”,是名;三是铜陵地区汉时归丹阳郡陵阳县,取“陵阳”之陵,合为“铜陵”。
“英雄不问出处”!有着“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铜陵人独辟蹊径,升华自己的灵魂,提炼出“古朴厚重 熔旧铸新 自强不息 敢为人先”的铜都精神。
嘻,“古朴厚重”有诗为证。唐天宝十三年(754 年)李白巡游秋浦,往来于铜陵、贵池之间,撰写组诗《秋浦歌》,其中第十四首道:“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这首诗鲜活地记录了铜陵人民在唐代时瑰玮绚烂壮观的秋夜冶炼场景,“古朴厚重”不仅历历在目呼之欲出,且有脉可循。
而铜陵素有“中国古铜都,当代铜基地”之称。采冶铜的历史始于商周,盛于汉唐,延绵3500余年,得天独厚地锻就了铜陵“熔旧铸新”的磅礡气质。
随着枞阳县2016年1月4日正式划归铜陵市管辖后,“熔旧铸新”再上层楼更铸神奇。譬如,因桐城派“三祖”方苞、刘大櫆、姚鼐均是原桐城县东南乡人(今属枞阳县),铜陵竟然成了“天下文章,其出于桐城乎”的源头。与此同时,祖籍安徽桐城高甸(今铜陵市枞阳县雨坛乡高甸)的中国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作者吴承恩也成了铜陵人。以前只有“铜冠天下”上联的铜陵,终于有了“文誉九州”下联。呵呵,笔者凑个热闹,加一字数超长的横批吧:“踏破铁鞋无觅处。”
但“自强不息”这句“放之四海而皆准”,且容易泯然众城,以笔者拙见,似有进一步挖潜余地。
至于 “敢为人先”吗,铜陵人完全可以顾盼自雄。
铜陵是“江南解放第一城”,新中国第一炉铜水、第一块铜锭、第一支铜业股票皆出自这里,而“八百里皖江第一桥”也倨傲在此。
1964年12月铜陵就已名称铜陵特区,是新中国最早的(地、市级)特区,比深圳特区足足早了18年。
1991年11月14日,《铜陵报》在头版头条刊发署名“龚声”的文章——《醒来,铜陵!》。随之,1992年1月4日,《经济日报》在一版推出一组总标题为“醒来,不只是铜陵”的系列报道……
由铜陵引领发出这一声“醒来”,剔肤见骨、直抵要害。于困顿中,加速了思想解放的步伐,增添了改革发展的动力,在铜陵乃至全省、全国范围内引发巨大强烈反响。
那场发轫于铜陵的大讨论被称为“改革开放以来国内第一场思想大讨论”,在40年改革开放史上留下了非同寻常的一笔。当然,当年的铜陵主政者厥功至伟。
嗟乎,铜陵的卓然不群是显而易见。如此,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我爱铜官乐 千年未拟还 应须回舞袖 拂尽五松山”的《铜官山醉后绝句》,竟是岁久情愈真,高山流水遇知音!
2021年12月21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