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人物读书成功励志交际心理人文社科精品
读书笔记 | 如果没有天赋异禀,如何做到后发制人?

读书笔记 | 如果没有天赋异禀,如何做到后发制人?

作者: 农三瘦 | 来源:发表于2019-03-21 19:45 被阅读19次

    三瘦说

    请问厉害的人都是怎样为人处世的?我的回答是:“刚柔并济”。刚什么?柔什么?刚是意志坚定,不一定是用拳头、动武力,柔是手段可以柔软,就是说要善于变通,不要脑子一根筋。须知,中国是一个人情社会、世俗社会,世俗的事情还得按照世俗的方式办。其实世上的很多事情,不是完全靠我们主观努力就能够解决的,应该要懂得因势利导,随机应变,减少碰壁的可能。所以,既要目标坚定,有原则,又要步履稳妥,有怀柔。都说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不如我们就来看看《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里的曾国藩是如何完成对自己内心的修炼。

    30岁之前只是个庸人

    湘乡流传着这样一个笑话,说是曾国藩在家读书,一篇短短的文章,朗诵了多少遍还背不下来。一小偷本想等他入睡之后偷窃,可是左等右等,就是不见他睡。小偷忍无可忍,跳出来大叫:“这种笨脑袋,读什么书?!”

    曾国藩资质平平,智商不过中等。他14岁开始参加县试,前后考了七次,到23岁才考上秀才,而且还是个倒数第二名。和他同时代的名人相比,他的平庸一目了然。小他一岁的左宗棠,14岁参加湘阴县试,名列第一,李鸿章更是17岁便中秀才。

    年轻时候的曾国藩和每个普通人一样,身上有很多的缺点,如性情浮躁、为人傲慢、单线思维、自以为是、愤世嫉俗等,做起事来手段单一、纯刚至猛、风格强硬、一往无前,算得上是一个典型的愤青。刚到北京的头几年就与朋友打过两次大架,和同乡发生口角,恶言相向,张口便是大骂,自然讨不到别人喜欢。正是这样的曾国藩,在官场上也是动不动就得罪人,处处碰壁,一事无成。

    两年悔悟,心性大改

    对于学习名人传记,我一直坚持一个观点。学习失败比学习成功更有借鉴意义,因为成功是无数因素组成的,可失败往往就是那几条。经历一个人的“至暗时刻”,看看一个人的内心是如何从稚嫩到成熟转变的过程,对我们的学习更加有意义。时间回到1857年,曾国藩在接到父亲的讣告后,把军队抛在了江西,径自回到了湖南老家,此时正当天京事变后,咸丰帝见太平天国内部分裂,势力大衰,于是顺水推舟,批准他在家守制三年,实际上解除了他的兵权。

    被酷热击中的湖南老家,夜半仍然如同处于火炉之中,彻夜不眠的曾国藩时而在床上辗转反侧,时而在室外踱来踱去。几年来的种种经历不断缠绕在他心头,愧悔交集,在极端痛苦中,总不能摆脱。他像一个闭关的和尚一样把自己关在屋子里,一坐就是一整天,把自己起兵以来的种种情形在大脑中一遍遍地过。渐渐的,曾国藩的心静下来了。

    曾国藩反思到,在官场上一再碰壁,碰得鼻青脸肿,不光是皇帝小心眼,大臣多私心,自己的个性、脾气、气质、风格上的诸多缺陷,也是重要原因。回想自己以前为人处世,总是怀着强烈的道德优越感,自以为居心正大,人浊我清,因此高己卑人,锋芒毕露,说话太冲,办事太直,当然容易引起他人的反感。

    他翻阅往日的信件,写信时,他觉得字字有理有据,今天读来,却发现字字如锥如芒。他想起曾经弟弟对自己的批评,“兄之面色,每予人以难堪。”今天想来,确实说到了自己的痛处。经过反复回忆,他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自身的致命弱点:太自傲、太急切、一味蛮干、一味刚强。经过这一年多的乡居,曾国藩的思维方式发生了重大转变。中年以后,曾国藩终于在与世界的战斗中变得圆融了。

    人算不如天算,曾国藩原本以为平定太平天国之战与自己没有关系了,不想天京内讧之后,太平天国势力又回光返照,攻破了清军江南、江北大营。咸丰八年,皇帝不得不重新起用曾国藩,大喜过望的曾国藩再不提任何条件,立刻出山。朋友们惊讶地发现,曾国藩变了,变得他们几乎不认识了。

    第一是他变得和气、谦虚、周到了。以前他做事直来直去,不太讲求虚文俗套,现在则和那些庸官俗吏一样注意礼仪排场,他在启程赴职前首先给各军将领、各地大吏以非常谦恭的语气每人致信一封,就连小小的长沙县衙都亲自拜访。

    第二是他对皇帝,不再那么直言不讳,而是学会了打太极拳。练兵之初,曾国藩不光对同僚不假辞色,甚至对皇帝说话也句句如钢似铁,皇帝给他下过多次指示,都被他以不合实际为由直接顶了回去。出山之后,他奏事风格大变,所上奏折,平实沉稳,无丝毫讨价还加之意,颇得皇帝欢心。

    第三是治军不再一味从严,而是宽严相济。领兵之初,曾国藩对军中用钱看得很紧,不但自己分文不取,也严格禁止部下获得灰色收入。而再出山后,则开始对部下宽之以“名利”,在金钱上手笔松了很多。

    “脱胎换骨”的修炼之路

    曾国藩之于后人的最大意义是,他以自己的实践证明,一个资质平平的人,凭借自己超凡的意志力,通过“陶冶变化”,可以成为超人。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真诚地投入自我完善,他的本领可以增长十倍,见识可以高明十倍,心胸可以扩展十倍,气质可以纯净十倍。

    三十岁前曾国藩的人生目标只是功名富贵、光宗耀祖。结识了一些良友之后,他检讨自己,不觉自渐形秽,因此立志自新,正是在三十岁这一年,曾国藩立下了“学作圣人”之志。立志之后的曾国藩开始了对自己全方位的改造,他的办法是“写日课”,以圣人标准要求自己,时时刻刻监督检查自己的一举一动,他每天都认真书写日记,细细回忆检索自己这一天的一切言行,发现哪一点不符合圣人要求,就要甄别出来,记载下来,深刻反省。

    这样的修炼方式在今天的我们看来,都会觉得过于苛刻、琐碎,一天二十四小时中每分钟都是战战兢兢、提心吊胆,处于战斗状态,未免也活得太累了吧!这种自我完善方式,确实有点可怕。然而,除掉过犹不及的部分,这种修身方式,也自有其合理之处。

    康熙皇帝说,学贵初有决定不移之志,中有勇猛精进之心,末有坚贞永固之力。朱熹也说:“为学譬如熬肉,先须用猛火煮,然后用慢火温。”我看到这句的时候,如醍醐灌顶,如梦初醒,绝大多数人的一生都处于昏睡或者赖床状态,有的人,一生被物欲所禁锢,终生没能清醒。有的人,意识到醒来的必要,但终生处于一种“勤奋地懒惰着”的状态,一生想用力力不足,在关键处突破不了。仔细回想一下除了高考时期,又有什么时候有过“猛火”痛烧的时刻?人要成长,必须有一个吃大苦的过程,忽忽悠悠、舒舒服服是永远完不成脱胎换骨的。写日课修身,就是曾国藩一生的“猛火煮”阶段。

    曾国藩的第二个入手处是“师友夹持”,借助外力来监督自己。他经常将自己的日记阅读评点,以此交流心得体会,在此后漫长的一生中,写日记并公之于亲人朋友,一直是曾国藩最重要的自修方式。即使戎马倥偬中,他仍日记不缀,并且抄写副本,给自己的兄弟、儿子们阅看。

    自我完善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一个人肯定会经受无数次的反复、失败、挫折甚至倒退。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磨练中,曾国藩的气质性格渐渐发生着变化。他做事越来越有恒心和毅力,即使后来在军事生活中,每天只要有时间,他仍然坚持读书写作。他待人接物越来越宽厚、周到、真诚,朋友一天比一天多。他的品质越来越纯粹,站得越来越高,看得越来越远。晚年曾国藩总结自己的人生体会说,人的一生,就如同一个果子成熟的过程,不能着急,也不可懈怠,人的努力与天的栽培,会让一颗树静静长高,也会让一个人慢慢成熟。

    曾国藩的内圣外王

    从前,有一个老头儿叫方孝孺,后来,他死了。从前,又有一个老头儿叫海瑞,后来,他也死了。他们的特点是宁折不弯,只承认字面上的规章制度,对事实存在的潜规则决不妥协。他们都死得可歌可泣,壮怀激烈。圣人和君子当然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但是他们一事无成,因为他们的道德标准已经高到了光芒万丈的样子,所有身边的普通人、俗人,在这样光芒的照耀下,都自惭形秽,他们会离你远远的,谁也不想和你共事,更别提帮助你完成什么事。

    曾国藩不想成为海瑞式的清官,而是想做大事。他骨子里清廉刻苦,表面上和光同尘,全力内圣,是为了达到外王之业,所谓“大柔非柔,至刚无刚。”行事过于方刚者,表面上似乎是强者,实际上却是弱者。这片土地上真正的强者,是表面上看起来柔弱退让、含蓄包容之人,中国社会的潜规则是不可能一下子被扫荡的,那些他以前所看不起的虚伪、麻木、圆滑、机诈,是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的必需手段。只有必要时和光同尘,圆滑柔软,才能顺利通过一个个困难的隘口,只有海纳百川,兼收并蓄,才能调动各方面的力量,达到胜利的彼岸。

    end

    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农三瘦,关于文旅 | 摄影 | 阅读 | 生活。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书笔记 | 如果没有天赋异禀,如何做到后发制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xtjr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