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七岁左右回家的,14岁去县城读初中,中间的7年左右,我们是宗在一起的。
我出生就在家里,一直到17岁去读县城读高中,家里一直有我。中间有六年是我和姐姐在家,有十年左右主要是我自己。此后,除了寒暑假,家里就只有爸爸妈妈了。一直没想过,在漫长的,我们都不在家的日子里,妈妈爸爸的生活是怎样的。
高中时一个月可以休息两天,我得乘第一天下午的长途车回家,第二天早上的长途车返校,其实只能在家待半天加一个晚上,所以也没什么机会和爸妈聊天——即便是聊,也多是我在叽叽喳喳,却很少问爸妈的情况。
通常我下午到家的时候,是可以在家里看到准备好的好吃的和等我回家的爸妈的,可也有的时候,到家后看到的是邻居阿姨转交的钥匙和空荡荡的家:爸妈都去地里干活儿去了。
一次回家后爸妈都不在,我准备了饭菜,又去后园子里采了草莓。很想把草莓留下来给爸妈吃的,自己却一个个吃得只剩下8粒,每人可以分4粒。我很不好意思自己的贪嘴,却无意中听到爸妈在互相说,被女儿惦记着,很幸福。——爸妈的心啊,太容易知足,真是一点点甜就能暖很久。
爸爸的用眼过度生病,眼睛不宜继续做衣服,手工成衣行业衰落,越来越多人买“现成的衣服”替代了买布料手工缝制,妈妈也办理的内退手续,两个人重返土地——当初医生的“不宜重体力劳动”的诊断仍在,爸妈却又在快五十岁的年纪里重新开始了重体力劳动。一份工资加一块土地“供两个女儿上大学”,在大学都要自费,还要生活费各种杂费,其中 辛苦我当初没有想过,现在算起来,他们一定是有过很多辗转反侧的夜晚和更多田间劳作的太阳地里吧。
大学时,为了配合村里形象改造,路边的房子都要重新造面,即便是有补贴,自己也要再加些钱的。隔壁由叔提议,用他河边的新房子置换我们路边的楼房,再补些钱。爸妈来电话商量,要不要换。我和姐姐说好啊好啊,这样可以不用那么辛苦了。其实我们都忽略了,在这个楼房里,有多少爸爸曾经的未来期待和梦想,而这样方式的离开,他会不会很失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