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准备、4万亩地,相当于63个标准天安门广场面积、安检后到各个登机口不超过600米,耗资800亿人民币,赶在大陆“70国庆”前6天,被誉为“中国新国门”的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起航。
它是由已故的建筑设计师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和她的中国伙伴设计,看得出哈迪德在生前投入很多个人价值和精神,让这个被世人赞叹为“为未来而建”、“最魅力的海星”,有着太多太多的“首次”加身。
这个外观像极了“凤凰展翅”的国际机场,坊间给了它很多称号:除了是世界最大单体航站楼、首个高铁穿地下的机场外,更被英国卫报赞其为“世界新七大奇迹之首”。
外观是凤凰高飞、内有世界之最、整个机场更完美体现“中国速度”……
2008年,首都机场第三航站楼赶在北京奥运会前正式投运,成为“中国名片”;2019年,大兴机场的诞生,从“中国名片”到“世界名片”。
我们看到的成功,事实上是最初大陆在选址下了很大的功夫。放大地图,仔细看大兴机场位置,上接北京、下接雄安新区、西接河北、东接天津,完美实现“京津冀”一体化进程,大大体现大陆软硬实力相结合的集合体。
因为以前北京“重北轻南”,认为城南是传统村落,核心重点基本上都在北方:奥运会的鸟巢与水立方、互联网集散地中关村、望京创业园等,现在因为大兴机场,城南地区重新被看见,政府也能投入大量资源在这片未来核心区,更能推动乡村发展,改善贫富不均等社会问题。
只是一个时代的开始,也是另一个时代的结束。大兴机场正式起航,也代表着中国“第一座机场”南苑机场终于能功臣身退了。
展望未来,有双机场的城市,北京不是第一个,上海才是。但帝都又不像魔都那样,浦东和虹桥,一个国际一个国内定位明显。北京两大机场都定位为“国际超大航空枢纽”,定位不同,需求不同,国际上关注度也不会相同。
当台湾成天内耗时,大陆不知道已把台湾甩出几万里。这些年,我们除了赞叹“中国速度”外,其实更感叹的还是台湾的未来吧。让人惊艳且震撼的是“中国速度”,正好投入只用了4年,想想我们一条51公里的机场捷运盖了多久?20年。
大陆能赢得世界赞赏,靠得不只是“硬实力”,更多的体现在“软实力”上面。那么,从前台湾为之骄傲的“软实力”,未来又该何去何从?我们又能从这堂课中又学到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