撷一片冰心,品风雅诗词
——读叶嘉莹先生《唐宋词十七讲》有感
文/寇恩
前年读叶嘉莹先生的《小词大雅》,不过瘾,于是买了这本《唐宋词十七讲》,接着品味先生朴实、敦厚而精辟的赏读。一个人的学识深厚,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一样,你请他/她讲一首词,5分钟或者1小时都不在话下,毫无雷同感,就那么自然地带着你深入到字词之间去探微知著。像叶嘉莹先生在讲解的过程中还要帮助我们有迹可循,启发我们在古今、中西的坐标轴里,来咂摸这样或那样读解的可能和依据,所以她的解说总是高深却不玄乎,厚实而不滞重,这功夫真是了得!
这部集子辑录的是先生于2002年在南开大学做的一个系列演讲,由学生根据录音整理而成。叶嘉莹先生请学长刘乃和校对指正,由北大出版社结集出版。在本书的序言里,她引用古人的话说“余虽不敏,然余诚矣”。这“诚”字概括了叶嘉莹先生为人治学的风范和品格,最让我感佩。
叶嘉莹老师在某一讲中提到,她并没有想到自己会成为诗词研究者,并且得到那么多人的认可。她只是觉得诗词好,在中小学教书的时候,她就一门心思地想着怎么把诗词讲好,不要糟蹋了我们古人留下的好东西,于是就全力以赴地去研究、去尝试,没有想到学生很喜欢,后来就进大学讲授、到国外讲学,她学英语是因为需要,她学西方的理论是为了补足我们传统诗学、词学研究中缺乏的理论性、系统性。人们夸她中西文化贯通,她一笑而过,说自己只是在一定的时间全心尽力地做好眼前的事罢了。她从来不筹谋将来,因为历经世事,她知道变化动荡不由人。她一不小心成了世人眼中的诗词大家,不惊也不喜,只是想着要让我们中华的诗词精华被更多的人领受,不要辜负绵延几千年传承下来的这种美。“绘事后素”,所有的绚烂和辉煌是在朴素的坚持中升腾起来的,优秀的诗词创作是这样,出色的诗词研究也是如此。素心治学,竭诚而已,叶先生讲诗词如其为人。
叶先生常常在赏读分析诗词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现身说法。她会举家门前的树,会回忆某次出访所见,来联系词中的理解难点,轻轻一点拨,“放花无语对斜晖”的意境就渲染传递出来了。先生讲词,是透过此句来读诗意解诗心,将读者和作者的生命相联结,不虚美不隐恶。同样是写景的句子,“鱼跃练川抛玉尺,莺穿丝柳织金梭”和“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我们自己读时草草而过,但是先生要我们停留下来,去看那个画面,去体会穿花蛱蝶的若隐若现、点水蜻蜓的从容轻盈,我们于是就把捉到了两者的区别:一个精美而无情味可言,一个生动而真情流露,诗词的高下如此分明。打动我们的诗词,一方面在于它是诗人的诚心之作,所以它天然具备感发生命的力量;另一方面,取决于我们是否怀着诚意去解读它。只有读者和作者相互秉持诚心诚意,才能借助于作品和文字产生生命的共鸣。叶先生的读词讲词,是作为一个普通的读者在与作品和创作者的遇见里,把她感受到的词之“要眇”、“言长”,把她读解出的各个词人的风情万种,如实地分享给听众,唤起我们读诗读词的虔诚之心。诚以为学,诚以动人,先生讲学就是做读者的表率。
在这本书中,叶先生多次提及“伟大的诗人”,她说“伟大的诗人是说能把你博大的生命,在艺术里边作出完整而且美好的表达,能够千百年之后还带着感发的力量”(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第139页。),这句话精炼的诠释了伟大的作品出世需要创作者博大的生命内蕴和完美的艺术表达,二者缺一不可。我很赞同这个观点,而且我很相信先生把创作者的生命内蕴放置在前是有轻重考量的。整本书从温庭筠、韦庄、冯延巳,讲到李璟、李煜、晏殊、欧阳修、晏几道、柳永,直至苏轼、秦观、周邦彦、辛弃疾、姜夔,还有我们容易一笔带过的吴文英和王沂孙,在开篇部分,叶先生用完整一讲描述了词这个文体的发展脉流,而后以历史为序,一一讲来。既有对文学传统的回顾,也有词人相互之间的比照和联系,将诗词的读解和认识词人、了解历史文化融为一体,自然贴切,收放自如。在学界研究有分歧的地方,叶先生总是先讲述一般的观点,而后陈述自己的独见,并且总是做到有依据有出处,避免一切空谈怪论混乱读者的耳目。在大视野里求真务实,扎实的学养让诚恳的讲授如春风化雨。
作为语文老师,有时候也会给学生讲诗词。读叶嘉莹先生的书仿佛是一种警策:课本选录的每一首诗都有它的魅力所在,每一位诗人都有他/她的世事沧桑,真不能简单粗糙地对待,哪怕课时紧迫,还是要竭尽诚意地去帮助学生领会诗之境阔,词之言长。
2021年1月29日 改稿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