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第一次接触是在电话里,当时我想订他家的客栈。那院子是文物,不是夸张,它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先是个庙,后成了尼姑庵,文革期间是教师宿舍。据说,自打当地一个牌楼失火被烧毁后,这院子成了那里最古老的古迹。
我当时看好了一间三人房,是间不足十平米被上下隔断成小二楼的砖房,刚好容下楼下一张双人床和楼上一张单人床。因楼下只有一个窗棂,采光度不高,所以屋瓦特地被拿掉几片,用玻璃代替,如同开了个天窗投入几缕阳光。
虽说是间客栈,可在当地来说价格不菲,我一直没付款,每天在网上浏览观察。直到一晚我终于下定决心,却发现它诡异地显示无房了。
失去才知道珍惜。我一边焦急地刷新网页,一边埋怨自己的犹犹豫豫。本来是可住可不住的客栈,现在变成了人生的遗憾。焦虑越积越深,转眼到了半夜,我居然忍不住百度了客栈的手机号码直接打了过去。没想到是一个睡意朦胧的男人礼貌地接听了电话。原来他们只是想在节假日涨价,才撤下了网站上的房间。我们约定白天微信商量价格,电话那头传来母亲哄孩子入睡的声音,让我十分地愧疚。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