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
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
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
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赏析】
1、此歌相传做于西周末年,战乱不息,整个社会痛恨幽王驱使百姓终年四方服兵役。他们远离家乡、居无定所,和亲人音讯隔绝,无法奉养父母,受尽饥渴劳顿的折磨,人像秋草般的憔悴。
2、前两章通过五个何字,呐喊出黎民求生的欲望及无比的愤怒。“哀我征夫,独为匪民”,是全篇的主题,匪民即非人是核心。“何草不黄、不玄”以草比兴,草变黄变黑而没,苍生亦会因役而死。旷日持久,殃及全民,何时休?
3、末二章以野外生存的野兽做比,人不可能如兽长期在野外生存,既使如此,动物尚可冬眠休息,而征夫长年无法归故里。
4、古人言“鸟飞反故乡兮,狐死必首丘”,狐狸死的时候,头枕着土丘,因为它到死都依恋自己的故土。可征夫们葬身何处,不得而知。末尾亦没有交代结局,是战死沙场,还是平安返乡,大概是前一种吧。
【注释】
1、行:出行。此指行军,出征。
2、将:出征。
3、玄:发黑腐烂。
4、矜(guān):通“鳏”,无妻者。征夫离家,等于无妻。
5、兕(sì):野牛。
6、率:沿着。
7、芃(péng):兽毛蓬松。
8、栈:役车高高的样子。
9、周道:大道。
【译文】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
什么人哪不从征,往来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黑腐,什么人哪似鳏夫。
可悲我等出征者,不被当人如尘土。
既非野牛又非虎,穿行旷野不停步。
可悲我等出征者,白天黑夜都忙碌。
野地狐狸毛蓬松,往来出没深草丛。
役车高高载征人,驰行在那大路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