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诗经》心臆
《小雅.何草不黄》: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兵役制度

《小雅.何草不黄》: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兵役制度

作者: 花石冈 | 来源:发表于2020-02-13 09:17 被阅读0次

    《小雅.何草不黄》: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兵役制度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经营四方。

    何草不玄?何人不矜?哀我征夫,独为匪民。

    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哀我征夫,朝夕不暇。

    有芃者狐,率彼幽草。有栈之车,行彼周道。

    《小雅.何草不黄》是《诗经》中少有的开宗明义的诗篇。

    “何草不黄?何日不行?何人不将?”,开篇三个追问,什么草会长青四季永不枯黄?那一天可以不必匆匆忙忙行走在服役的路上?又有哪一个人可以例外,不被列入行役名单的?

    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

    “经营四方”,周旋、往来于四方,服务于家国天下。

    钱穆先生在《汉代兵役制度》一文中详细介绍了汉代的兵役种类,大体可以分为四种:一是每年要到地方操练一个月;二是每年要到边境线上戍守三天;三是每年要有一个月在地方服劳役,参与大型工程建设的“义务劳动”。最后是地方操练中的优秀者,要到中央政府做戍卫一年。除此之外,汉代还通过人口税的方式,补充四种兵役带来的不平均、不平衡。

    《小雅.何草不黄》创作于西周末年。目前,还没有可以考证的史料来还原那时的兵役制度,但我们可以从汉代的兵役制度中,大体看出它的梗概来。

    周朝灭亡后,经历春秋战国的纷乱之后,秦统一六国。与兵役相关的历史描述中,最早的典型事件是秦末农民起义。

    公元前209年秋,陈胜、吴广等900余名戍卒被征发前往渔阳戍边,途中为大雨所阻,不能如期到达目的地,情急之下发动兵变。

    陈胜、吴广为什么要发动兵变呢?因为按照当时的制度,戍边不能按期到位,是要杀头的。很显然,在秦朝,戍边已经是一种非常成熟的制度了。而且,这种制度显然是从秦前的春秋战国,甚至是周朝沿袭而来的。

    汉代戍边为三天,允许不愿意去戍边的役民缴纳三百钱给政府以免戍。这一免戍政策实际上是一种双赢,甚至一定程度上是对农民的一种体恤。因为戍边虽然只有三天,但内地的役民却需要花上半年的时间才能赶到边地。这一制度的实施,一定程度上用经济的方式,将属于全民的戍边政策,固定给边民。让那些交不起免戍金的贫民固定在边地,并以全民之力源源不断的输送来每人三百钱的“边远补贴”。

    汉创造性的继承了秦的戍边政策,秦则因为机械地照搬了春秋战国的戍边政策而被农民起义的洪流淹没。春秋战国的政策则完全出自于“周道”——周的政策。

    通过这种政策传承的连续性,我们不难推演出大周王朝那时候已经实施了广泛的全民兵员制,由此,我们便不难理解《小雅.何草不黄》的“何人不将”、“何人不矜”了。没有人可以搞特殊不服兵役,没有人不收到这种兵役制度的影响。

    古人历来有“三年耕,有一年之恤”的说法,也就是说农民在土地上耕作三年,会勉强攒下一年的积蓄,用于应对荒年。

    重新回到汉代的四种兵役制度上,一个月的地方民兵操练,一个月的基础工程建设力役,三天的戍边加上往来平均下来也是一个多月,再加上适当交点人口税又是差不多一个月的收入。总体上,每年有四个月是要为国家服务的。三年下来,就是十二个月,正好将本来能够攒下的那一年积蓄全部贡献给国家。如此一来,农民作为一个阶级,便被牢牢固定在自己的土地上,再也无法超脱自己的宿命。

    《小雅.何草不黄》大概是对这一推想的最好印证:

    什么草儿不枯黄,什么日子不奔忙什么人啊不服役国家经营走四方。

    什么草儿不腐那个人儿不受累可怜我等服役者,命如草芥受尽罪

    不是野牛不是虎,却将旷野当归宿。可悲我等服役人,白天黑夜奔波苦

    狐毛遍野无定行,往来出没深草丛。役车高高载人,驰行往来周道中。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小雅.何草不黄》:农耕文明背景下的兵役制度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tkkf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