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作家舒国治曾在《理想的下午》一书写道:“理想的下午是關於旅行,也關於晃荡”。--题记
恰逢周末假期,屋外阳光灿烂,大好时光,最宜寻一处地方,让理想自由飞翔。近来忽暖忽冷的天气,早晚的温差变化,使得身躯偶染风寒,浑身无力喉咙发炎,好生费尽九牛二虎之力,终于将自己的病躯从温暖的被窝里抽出,不过凉风习习,一个激灵已然困意全无。
潦草地解决早午饭后,便仔细规划午后的旅行,情理之中地依旧是一个人的晃荡,孤身一人太久,虽父母多次催促,且也发挥群众路线,全方位引导相亲,但未果。确定目的地后,便拿上背包出行,感恩当今时代之好,交通快捷便利,可一日便行千里,而非旧时车马慢。然而理想的下午,也未必一定是在理想的城区,你我大可不必期待每座城都如巴黎风情、瑞士艺术,但求闹市觅静,乱中得幽,亦是弥足珍贵。已是初冬时节,凉风习习,好在阳光温暖,行走在日光倾泻的街道里,干净整洁,登上台阶,进入公园随处观赏,看一眼花木,瞧一眼池鱼,寻一丝幽静,得半日清闲。此刻岁月静长,日高而人乏,凭栏椅小憩,梦境里四季如春,鸟语花香,缓缓醒来,定睛细看时间,尚且过去一刻钟而已,但头脑清醒,精神饱满,大抵是日光的快充,很快晾干大脑中的霉湿,从未有过的轻松体验。
旅行的意义在于自由晃荡,看见蜿蜒的胡同、窄深的小巷和古老的建筑等,以敬畏的心情、观赏的目光、轻盈的步伐享受这些美景,不占为己有,不损害公物,也绝不过多逗留,美好的事物应自然有序。时常被咖啡的苦香所绑架,远远望见一家小而精致的咖啡馆,便不由自主地加快脚步,来不及观赏其全貌,便一头扎进店内,习惯性地要一杯卡布奇诺,仿佛是店内的老顾客,实则不过是初来乍到,却总是一厢情愿的一见如故,享受这午后的咖啡时光,若此时手中还有本书,那便是人间乐事,虽然大多数的文咖都会提供书籍,但大多都是些无趣的文字,故而弃之不读。这绝非全然如此,倒是有些咖啡馆藏书有趣,虽不及书店之全而多,但贵在精而专。向来喜欢那些隐市的书屋,午休后执一本书,可不知作者何许人,权以书名有趣或封面精美,便拿来细品,每每遇到有趣的文字,掏出手机立马记录下来,以丰富思想武装大脑,致力于做一名新时代青年。然而一般旅行的终点,止于书屋的晃荡,屋外汽笛长鸣,孩童嬉戏打闹,屋内书香弥漫,少年笃定安然,自在遨游于图书的海洋。
读钱钟书的《围城》时感慨:围城内外,一人一梦;
读沈从文的《边城》时向往:边城风光,爱与自由;
读蔡崇达的《皮囊》时明白:困于皮囊,贵于自省;
读沈复的《浮生六记》时羡慕:有趣家常,相伴一生;
读贾平凹的《自在独行》时方知:灵魂深处,尽是孤独。
······
回顾那些午后闲暇时光读过的书籍,未曾见过颜如玉,也未曾得黄金屋。
然岁月亦沧桑,心如明镜,归去,终不,似少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