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与恶总是在一念之间。”
每个人都会老去,父母看着孩子长大的同时皱纹不知不觉布满眼角,步入中年的我们忙着子女一日三餐却没看到父母早已发白的双鬓。
父母总是想把世上最好的一切给自己的孩子,但很容易忘了回报曾教自己长大成人的父母。
新生儿总带来喜悦,老年衰退总让人避而远之。
有没有想过,当我们自己老到摔一跤就骨折,当我们老到记忆混乱的时候,老伴早已远去,儿孙满堂却无人问津在养老院年迈的你。
《红手指》里的故事让我越看越心惊肉跳,不像之前看过东野圭吾系类的悬疑推理作品。这本书抛弃了推理小说层层剥茧、步步深人、最终真相大白的套路,一上来就呈现了犯罪现场,揭秘了杀人凶手,无论是杀人的儿子还是企图掩盖罪行的父母都手法鳖脚、漏洞频出。警察早都发现了蛛丝马迹,探究出了真相。
以凶杀案件为背景,却把笔墨放在写人性上。照顾老人的法定责任与无形中增加的压力和负担,需要人性中的耐心和孝心去拆解;夫妻之间由于生活压力和时间流逝而带来的冷漠隔阂,需要人性中的理解宽容去温暖;对孩子的爱护与无节制的溺爱如何区分,需要人性中的理智来界定。
当看到孤僻的初中男生没有理由就掐死了才七岁的女孩,还把一切过错都推给父母,妻子更是以儿子还未成年的理由阻止丈夫报警,并搬移小女孩的尸体,到后来警察的严谨盘问怕事情暴露居然想利用老年痴呆的老母亲。
这太可怕了,但现实生活中父母对孩子的溺爱造成的悲剧确实数不胜数,而遗弃老年人的家庭矛盾也是此消彼长。
武志红的《巨婴国》里说过:我们的社会,并不会因为我们思想上的纯洁,而真变成一个道德社会。相反,我们只是不能公开谈论人性的黑暗,而这些黑暗因为不能公开谈论,结果变得更加黑暗,这是我们沦为互害型社会的一个关键原因。
我曾特别不喜欢一个表侄女,可以说她完完全全被姑妈宠的无法无天。我看过还没上小学的她动不动就向父母大发脾气,恶语怂恿更小的妹妹来拿我的文具。动不动就骂姑妈是傻子,也基本不会喊我姨。
现在有太多这样被宠坏的孩子。
和那些溺爱成巨婴的成年人。
另一个极端就是,中国父母总喜欢夸“别人家孩子”,而不愿夸自己家孩子。这会给自己家孩子这种感觉——你必须全能,否则“别人家孩子”总有比你强的地方。这很可能是,父母将“我必须全能或完美”的婴儿式渴望,投射到孩子身上,变成“你必须全能或完美”。
我自身的经历能够感受到,
懂事,是一种很深的绝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