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先生不在家的一周,我每天都往返于公司和父母家,不巧的是,公司在城西,父母家在城东,除了正常车程50分钟外,还得预留20分钟的不确定因素时间,为了避开堵车高峰早晨得提前20分钟出发,下班得晚1个小时出发,一来一去比平时在公司多待了2个小时。鉴于我这一周早到晚退的异常表现,身边的同事都说:“这么努力呀,要注意身体”,“还加班,这么拼”。我苦笑了一下,虽然多待了2个小时,但是早起睡眠缺乏加上堵车焦虑使得工作效率下降,干的活并没有比平时多。
开周会的时候一位带团队的同事说,现在每天忙着给新人培训,出考题,批试卷,忙到深夜两三点还没完,boss听了很严肃地说:“这可不行,那你就有瓶颈了”。对一个带团队的程序员来说,写出高效优质且优雅的代码或是带领团队齐心解决问题算是高价值输出时间,若工作时间一直被低价值的事占据,可想而知在个人提升上自然会遇到瓶颈。
长期被低价值的事占据时间,你虽努力却很难有长进。
大学的时候经常跟蓝先生去图书馆自习,每次蓝先生都只拿一本计划近期要看完的书和一支笔,而我得背一整个书包的东西,这些东西都必不可缺:首先得有一个好看的马克杯,用来泡咖啡或者柠檬水提神;要有一本碎花封面的笔记本和几支颜色各异的水笔,做的笔记才能清新宜人更有利于记忆;手机里下载一个适合阅读的背景音乐,戴一副音质不错的耳机避免外界的干扰;还有抗低血糖的巧克力,防蚊虫的喷雾……当我找好座位把场景都铺设好,在朋友圈打完“又在图书馆自习”的卡后,蓝先生已经看了小半本书了,一看饭点又快到了,不如先休息一会刷个微博吧。就这样,每每到了傍晚,一个在思想上满载而归,一个在胃里饱腹而归。
过于关注繁琐的事情只不过是在以努力的名义消磨时间。
我是一个事无巨细必躬亲,不撞南墙不回头的人。每次出去旅行都会看大量攻略,哪条路上的哪家餐馆的美食最地道;晴天或是雨天分别安排什么样的路线;哪家酒店的出行、就餐、观景位置最佳……然而每次出行,还是会遇到的各种体验不好的事情,比如到了餐厅发现排队非常久没有事先网上取号,结果一家人饿着肚子并且大家对网红美食并不感兴趣;比如景点安排太多,毫无重点,旅行变成受累……尽管我在心里抱怨了一万次:“我已经努力做了这么多功课了,你看我哪天闲着”但还是免不了遭受一些埋怨。然而细细一想,出行人数、家人的身体状况、饮食习惯、喜欢去的地方这才是出行的先决条件,抛开这些不管的任何努力都是无用功。
没闲着不等于在努力,你努力却不用心。
前段时间看完了李尚龙写的《你只是看起来很努力》,故此有感而发。别再说你很忙,你很努力,你在忙什么,怎么努力,是否用心,这才是关键。
共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