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一要上学,昨晚就反复提醒高博要把上学该带的东西都带齐。当家长的估计都是这样,再不操心也得把心操碎。
看着他不紧不慢不在乎的样子,说实话真想揍他。现在才开始笃信那句话,真是不是冤家不聚头。虽然心里这么想,大多数时间也只是想想而已,真揍的时候并不多。
高博那种磨蹭的样,这边已然看不下去了,硬是压着脾气不发作。那边他又眉开眼笑地给你来个鬼脸,一副不知天高地厚的样子。大抵是在表达:我就不信为这小事就能揍我?
又想起上周接二连三地去学校送落在家里的作业、工具,心里的原本窝着的火又拱了起来。揍?实在是没达到揍的标准。那就大声呵斥吧。
咱的粗喉咙哑嗓,如果大声呵斥,那就跟晴天霹雳也不差多少。怒了。一声出去他就知道这边已经怒了。然后就赶忙严肃起来,麻利地收拾着书包,一边还念叨着“这个带了”“这个也带了”的话。
高博还是很识趣的,只要是这边怒了,他就消停了。但凡这边带点微笑,他都能从这浅浅的微笑中看出一丝可以讨价还价的余地。这边一怒,那边就老实了,此消彼长嘛。
之前有人说,养娃就像是牵着蜗牛在散步,这点倒是不敢苟同。蜗牛散步,几乎不会跑偏,养娃则不然。但凡你有丁点不注意,那边就能给你闹翻天。天老大,他老二,他才不管你三七二十一哩。
等把错犯下了,该认错认错,认打也认罚,主打一个知错认错从不改错。大概哪家的娃也都是这样千锤百炼过来的。
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内心,养娃就是一个慢性自杀的过程。累肯定是累不死,但绝对能折腾死。永远不要推高自己对娃的期待,在他真正长大成人之前,一切都是表象,一切都是片刻的假象。什么懂事,什么礼貌,什么规矩,都是假象。前一秒诸葛亮,后一秒猪一样。
养娃的好处也是显而易见的,除了有个不可预知的未来可期之外,还让人不得不养成斗智斗勇的习惯和作风。这习惯和作风,平时用到养娃上,或许不一定够用。但是如果运用到工作中,大抵是用不完。
一边得哄,一边得劝,还要耐心说服教育,实在不行也得吓唬,还得呵斥,该揍的时候得揍,揍完了还得哄。这一通操作下来,既有内心的煎熬,时常又会有略微的喜悦。尤其是见到娃的成长,哪怕只是点滴,也是欣慰。
这一通操运作用到工作中,不敢说是无往而不利,至少是有利于工作开展的。只需要再拿捏和把握得更精确些,取得的效果或许就会更好。
即使没有更好,我们大概也可以这样想:这个事虽然没有办好,这个领导虽然如此难伺候,自己也绝不能生气,不生气,亲生的,不生气。
如此一来,要么是有办法,要么是有消气的方法,总归是有法。一切有为法,皆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