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技术是基础,懂管理是核心。任何商业组织的成功,都不是一个人的努力结果,而是一群人的共同奋斗的成就。懂技术能获得专业权威,但要让一群人朝着一个目标共同奋斗更需要超强的管理能力。大染坊中陈寿亭(陈六子)具有超强的管理能力,他不仅能处理好与股东卢家驹的关系,还强有力地凝聚工人。
与卢家驹的关系,关乎领导团队的团结。领导团队是团结还是内耗,直接影响大华印染厂的运营。大华印染厂的股东卢家驹和陈寿亭,两人出资比例六比四,利润分成四比六。卢家驹出资多没技术,陈寿亭出资少但有技术。大华印染厂的管理权为什么不在卢家驹手中,而在陈寿亭之手呢?这种错位实际上就是双方都是明白人,都清楚各自擅长之处。卢家驹虽然出了8000块大洋,但不通技术,也不愿深入一线抓生产。卢家驹当一把手工厂命运如何不可得知。陈寿亭是技术出身,又深入一线抓生产。他对工人有权威,能实现令出即行,所以更适合当一把手。陈寿亭并没有因此轻视卢家驹,他知道经营工厂不仅要有过硬的生产技术,还要有强大的对外关系和对外感知能力。陈寿亭小时候是乞丐,没有念过书,没有拿得出手的名头。卢家驹留过洋,有名头,能应付外地的客商,能应付得了洋人,在对外联系上更容易在上层打开场面。另外,陈寿亭不识字,无法及时掌握相关信息。卢家驹每天给他读报了以便他迅速了解市场情况。卢家驹与陈寿亭的配合使大华具备了企业运营的战略谋划、生产、营销能力。陈寿亭与卢家驹都是明白人,两人从来不争,彼此十分尊敬和大度,这样就形成了大华和谐的领导团队。
通过高质量的人事管理提升凝聚力。陈寿亭不仅识人善用,而且善于调动工人积极性。在识人善用上,比如白金彪一个东北来的落难者得到陈寿亭的赏识。金彪代表一群逃难者恳求陈寿亭收留他们,陈寿亭从中看到金彪具有领导能力。金彪的字里行间都在为大家说话,也把陈寿亭抬了一个高度,陈寿亭从中看到了金标的情商和担当。进入工厂后,白金彪尽管不是电工,但是发现工厂的电线老化、打火,存在安全隐患,主动检修电路,采取措施,消除隐患。这让陈寿亭看到了白金彪具有主人翁精神。陈寿亭不仅奖励了他10块大洋,逐步提拔他为印染厂的管理骨干。而白金彪后来成为陈寿亭手下的得力干将。其他人旅欧厂长周涛飞,日本女婿丁文东,有管理的能力,陈寿亭都能识人,并且用利益、信任和情谊使他们死心塌地地为陈寿亭守着天津印染厂。
在调动工人的积极性上,陈寿亭颇有一套,提高工资待遇,提供饭菜,发放福利。在各工厂工资待遇不高的情况下,陈寿亭能提高工资待遇,这本身就是一种激励,毕竟谁不想多赚几块大洋呢。其次给员工供饭,让工人在工厂吃饭,饭后就能直接干活。这既能节约时间,还能提高机器利用率。为了提高工人的饮食标准,他经常与工人们一起吃大锅饭,节假日还给工人发喜面和猪后腿。为什么是发洗面和猪后腿呢,发钱不更省事吗?其实这说明陈寿亭更懂员工。发钱给工人,工人把钱存起来,不去改善伙食,也不一定都惦记到老板的好。给员工发喜面和猪后腿,直接改善了员工的伙食,让员工不仅拿了陈寿亭的好处,还品尝到他的好,就更感激陈寿亭。陈寿亭是穷苦人出身,他了解穷人的心理和行为模式,知道如何凝聚穷人。陈寿亭说:“对工人好一点,就是花再多的钱也值,因为只要工人加把劲,机器转一转本钱就回来了,而且赚得还会更多。”
综上可以看出,陈寿亭具有超强的管理能力,他能处理好与卢家驹的关系,使他能够集中权力管理厂中一切事务,而不出现相互掣肘;能善用激励措施,凝聚和团结工人。这样的管理能力是他能成为商业居贾的关键。怪不得藤井要收购陈寿亭的场子时,说道价格不是问题,唯一的条件就是陈寿亭给他做经理。相信,看了《大染坊》后,很多人也会说,这样的老板可以来一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