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了俩课例,一篇是小学课例《金色的大斗笠》,一篇是高中课例《米洛斯的维纳斯》。因为对高中课文不太熟,我重点看了小学这篇。
原本读书前面的内容,我都是按顺序看的。我发现每一章王教授都是先评,后展示课例,最后给出课文。看着看着,我有了想法,要是不看王教授的点评,我自己去看一篇课例,会有怎样的感受呢?于是书后半部分的内容,我就尝试先看课文,再看课例,最后再看王教授的点评。顺序一颠倒,感觉还真是不一样了。
顺序看,王教授的点评看过,再看课例,不由就被教授的点评影响,他说那儿好,就去看好,可有时候也看不成那儿好。王教授多少指课例的问题,知道了某些方面他觉得有待“商榷”,再看到那儿,便也觉得要商榷,不咋地……总之,会跟着王教授的思路走,越看越觉得看不懂。王教授的评论看不懂,课例设计到底好不好,也不懂了,最吓人的,觉得自己不会教课了——照王教授所凭,对照自己的课,狗屁,啥也不是,简直是误人子弟!
先看课文,再看课例,感觉就好多了。
以《金黄的大斗笠》为例。老师以板块推进为框架,设计了一节品读课。课以“关于雨的对话”、“关于带的对话”、“关于跑的对话”、“关于笠的对话”为线,先带学生概括主要内容,把书读薄,概括主要内容为俩字“送笠”,然后又带学生变薄为厚,让学生结合文本内容扩句,赏“跑”字。
接下来抓住一句话,把学生引到对“姐姐带着斗笠来了”中的“带”字上,通过与“戴”字的比较品味,让学生体悟“带”字之妙。尔后品“跑”,从中总结出小男孩对羊儿的关爱。最后又是通过课文中的一句“都赶到笠下了”引到问题“斗笠大吗”上,通过对斗笠大小的研讨,悟文字中的美趣美情。
说实话,看此课例的第一感觉,真是觉得挺好的,就是像某位名师所言,感觉老师领着学生在文字里徜徉。可回头再去看王荣生教授的点评,就……觉得好像不是这么回事了。
王教授首先还是肯定此课是所谓的好课。只是感觉某些品味完全是老师在带着学生走,但走得牵强。王教授承认“以读者的生活经验来填充文本的空白点是文学作品的生活方式”,但由文本还原到生活场景,王教授觉得某些情节还原过了。最主要的,有些问题老师设计的没有理据。
还有,他说,他觉得这一节课下来,假如没有每个板块后面老师的总结独白,但是学生的对话交流,学生似乎没学啥东西哦,只是循着老师的问题作答,顶多算是关心了课文的边边角角,没有整体感受。
另外,王荣生教授还提到一个词——“怪异的阅读方式”。比如对文章主题的概括,“通过……,表现了……赞美了……”,我……疑惑:不能这么教学生。我知道这样会把学生教“死”。可是不这样教,卷子上没明说却贱嗖嗖处处暗示娃儿们要这么写,那……该如何教学生概括文章主题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