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2月23日,云南省昆明市云南大学发生了一起震惊全国的大学生杀人案件,云南大学生化学院生物技术专业2000级的4名学生被用钝器打击脑部的方式残忍杀害。而杀死他们的却是和他们朝夕相处白天一起学习,一起踢球,晚上睡在一个宿舍的同学马加爵。马加爵杀人后逃逸,后在警方的大力追捕之下终于伏法。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究其马加爵的杀人动机其实非常的简单,马加爵来自农村,自己的父母年老多病,家庭条件不好。他就认为同宿舍的同学瞧不起他,同学任何的行为在他的眼里都是针对自己的,随着自我情绪的积累,最终他拿起了屠刀。
但是马加爵的想法真的对吗?事后记者曾经采访过马加爵的同学,发现马加爵所说的和同学们说的大相径庭。那被他所杀的四名同学也都来自于农村,家庭条件并不比他优越多少,他对同学们的看法,大部分也都是不合理的。比如他说同学们瞧不起他,远离他。事实上是大家觉得他脾气暴躁,不容易相处,所以才和他接触不多,
心理学家曾经分析马加爵事件的主因是马加爵比较自卑不善于处理人际冲突,所以在会积累怨恨的情绪,最终导致了惨案的发生。

其实在日常生活中,大部分人都会感觉事儿难办,关系难处。一提到关系,很多人往往就会有自己的观念冒出来了。比如有人认为关系就必须用金钱来打通,没有金钱就没有关系。有些人则会觉得关系不好都是别人的错,和自己没有关系。有人则会觉得关系不好都是自己的错误,别人的一言一行都是针对自己的。
这些对吗?是否有什么不合理之处呢?马加爵是如何一步一步最终走向毁灭的呢?《关系突围》这本书里有我们想要的答案。

《关系突围》是三位资深人士合著的作品:
杰克.汉密尔顿,美国斯坦福大学心理咨询博士,教育学硕士,加州大学政治学硕士,哈佛大学历史学学士。资深冲突调解专家,调解人培训导师,信息集团联合创始人。曾经发表过50多篇论文及多部论著。
伊丽莎白.西曼,调解人培训导师,美国冲突调解协会,加州冲突调解委员会成员。
夏琳娜.吉,心理学专栏作者,资深编辑。
咱们在上文说了《关系突围》里有马加爵事件的真实原因,是因为在《关系突围》他们提出了一个“假设之梯”的概念,我们从最初对当下环境的认识,到我们产生行动,就像是爬梯子一样,而最终导致行动的是我们对整个事件的解读和归类,因为这两个阶梯我们走的不对所以才会出现问题。
当初马加爵之所以对自己的同学挥起了罪恶的榔头,是因为他觉得大家嘲笑他,看不起他。可是这些都是他觉得,其实是他自己的一个错误解读,有了错误的解读,然后把和自己相同出身的同学都归类为了恶魔,伤害自己的人,所以才有了他伤害对方的行为。
在《关系突围》中作者采用真实的案例,让我们一步一步看自己是如何爬上假设之梯,然后引导我们用什么方法可以让自己认清楚自己的问题,改变自己的行为。在案例的选择中采用了职场,亲子,朋友,婚姻这四大方面,具体详实的例子,可以让我们照葫芦画瓢,而且每一个章节的最后还有习题,方便我们自己来练习。整个练习的过程,其实就是一次心理咨询的过程。
那么对于人际冲突,最关键的步骤是什么呢?我们来看下面的思维导图:

我们通过先了解产生冲突的根源——我们只看到了自己想看的事实,而不是全部的事实,所以我们才会产生猜测和误解对方,最终导致冲突,作者通过提出假设之梯让我们更清楚自己的思维运转方式,最终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偏见。
了解自己的偏见之后,作者用了让谈话最容易进行的沟通方式:倾听,来帮助我们获得更多的信息为第四步澄清假设做工作。我们通过倾听了解了自己的假设,对方对我们的假设,并且直观的看到了彼此假设的不合理之处,这样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新的沟通关系,让彼此从假设之梯上下来。
第五步则重点讲了道歉的方法,很多人认为我说对不起了,你怎么还是不依不饶呢?那是因为我们的道歉根本就没有让对方接受,只是一厢情愿的表达,作者通过具体方法让我们掌握道歉的精髓,帮助我们沟通事半功倍。
最后,关系会重建需要的是我们的练习,练习,再练习。这是一项技能,想要掌握它,需要我们努力的练习,多用,多思考,这样我们才能改变自己僵化的思维模式,成为化解冲突的高手。
想要自己处理冲突的能力更上一层楼吗?有没有考虑和我一起练习啊?有兴趣的可以找我哦!我可以提供本书的详细笔记和习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