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相关:
《清单革命》
《有限与无限的游戏》
《人生舞台:阿西莫夫自传》
《教父》
《印象笔记的用法:简单做到极致就是绝招》
Edge
心得:
001 补觉6小时
4点醒来后,到下午5点前,补了4个1.5小时的觉。第三次补觉的时候,本想挣扎着挨过去,还是选择了听从身体跟自己说的话:“睡吧。”
其实此刻也还是有点儿晕的,但是,已经比白天好太多。
这两天小确幸特别多:
比如跟孩子相约明天去逛奥森,回来打算请他去看电影。(至于我的问题截止答题时间嘛,我会想到办法的。)
比如得到飞来横财。
比如决定自己先去玩迪士尼。
比如想到如果身体出问题要做的第一件事情。
比如发现一个很有意思的网站。
比如居然只有我一个人提前完成了任务。
002 标准清单
做线上读书会的主持人,需要先准备好问题,发问题前没有先跟团队确认是否需要调整和添加,直接把自己整理出来的问题发给了嘉宾。
这一项,需要加入核查清单。
有老铁问我,有没有标准的清单模板。其实,还真没有——至少我没有。如果说一定有一个标准清单,在我这里,就是每一次:
确定要完成的任务;
细分任务的先后顺序;
梳理流程,标注重点;
涉及到人员配合的,设定时间截点,同时,要确保关键任务责任到人;
预演一遍,标注可能忽视的地方;
任务完成后,马上复盘;
根据复盘的结果,整理SOP,存档;
下次以此为基础继续迭代。
003 不愉快的娃
跟司马贺的父母要瞒着他和哥哥会说德语类似,阿西莫夫的父母在说一些不希望他知道的事情时,会用俄语。
求孩子的心理阴影面积。
004 重复力
整理猫叔在小灶群的读写说专场分享,发现其实很多老铁纠结的问题,早已经有了经过验证有效的方法,那么是没有听呢?还是听过以后没有复习和践行忘了呢?
就像我自己总是觉得记不住事情,资料也各种地方散乱记录,可是,开始统一工具后,虽然还是会比较乱,但是,至少找的时候有固定地方可以翻,而不是从拼命回忆存放在哪里开始。
把记忆的事情交给工具,让大脑有更多的机会去休息和思考。效率,会不会高很多?
005 不要轻信大脑给出的第一答案
今天回答了一道题,也跟人相约每天去回答一个问题。
可是,我在想,那些从脑海里不假思索得到的答案,真的是真相吗?
比如说,关于目标的制定问题,你可能会1234开始列计划,SMART、四象限、遗愿清单等等脑子里面闪过N个方法。可是如果多想几层:
你过去的经验是什么?
管理学大师的经验和建议又会是什么?适合你吗?
你身边了解你又比你高杆的朋友会给你什么建议?
有没有更好的办法?
为什么想到要制定目标?这是你真实的需求吗?
……
多问自己几个问题,尝试推翻从直觉给出的前2个答案,然后再一步步筛选,你就能找到最接近需求又可接受的那个答案。
就像我和好朋友相约要每天回答一个问题。
初衷是什么?
是共同的刚需吗?
还是只是想找一些事情来一起做?
时间的因素有考虑吗?毕竟对自己/对方负责的一个答案,还是很耗费时间的。
……
网友评论
大脑的第一反应和“刻板印象”有点像。
看着牛牛姐姐的记录,感觉能学好多东西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