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孟子》| 梁惠王上

读《孟子》| 梁惠王上

作者: 微笑的女主人 | 来源:发表于2022-10-01 21:21 被阅读0次

题解

孔子的仁:爱人、忠恕、推己及人,社会最高道德标准。

孟子的仁:仁政。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即魏惠王,战国时期魏国第三任君主,姬姓魏氏,名婴。惠王九年,从安邑迁都至大梁,因此孟子称其梁惠王。梁惠王是楚王外第一个称王的诸侯。

1 仁与利:何必曰利

国家是一个系统,谈利则上下相争,国危矣。谈仁义则上下一心,利益保矣。推而广之。

曰:以利治,则上下交征,危矣;以仁治,则上下交心,利矣。何必曰利!

2 仁与乐:贤者后乐

有贤然后有乐,有仁然后有拥戴。你给人民安稳的生活,人民给你最大的支持。反之,你不仁不义,人民就不会让你快活。

曰:与人偕乐,故能乐。贤者后乐。出之返之,施之得之。因之果之。

3 仁与治:王无罪岁

五十步笑百步。近义词有一丘之貉、半斤八两,不相上下。今天读来,讽刺意味的背后,是不能切中要害,没有看到本质,没有深入的实质性作为。做事治业如果看不到本质,就会浮于表面,或不能坚持,或不能坚持到量变产生质变的那一天。要改变一种状况,需要具体分析,找到根本原因和对症的良策,然后持之以恒深入行动,并随时根据情况调整。浮光掠影或浅尝辄止只能带来迷惑不解。这里想到核心稳定性。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无罪岁,无罪兵,天下之民至焉。不找借口,向内观察,抓住要害。这些有时不是德的问题,而是眼界视角和知识结构意识层次的问题。知识无论什么时候都是一个人一个组织最强大的生产力。丰富拓宽升维自己,是永远不能懈怠的事。

曰:切其要害,无罪其表。

4 仁与政:率兽食人,恶为人君

杀人以政,无异于刺人以刃,犹率兽食人。

孟子很会用比喻。人们观察外界时往往看得清,但常常看不清自己,所谓当局者迷。始作俑者原来出自孔夫子之口。

曰:察于外,慎于内。

5 仁与政:仁者无敌

对内施行仁政,使人民安居乐业,和谐相处,社会团结,国力就会强大。但对外,仁者无敌就显得迂远了,圣人遇到兵,有仁也捋不清。秦国就是靠全民养兵后来才征伐无阻统一天下的。国防从来都是拿实力说话。我国近代从弱到强,如果没有稳定的社会发展,没有大量的军队和武器投入,想都别想。在国家强大这件事上,仁政与强兵一个都不能少。

曰:仁为基,强为辅。

6 仁与政:仁者一之

天下安定于统一,这是孟子大一统的施政思想。大一统,统一思想文化和管理,消除隔阂,犹如耕地,是一种更为健康的生态。老子推崇小国寡民,便于管理,但是利益纠纷多。中国从夏朝的10000多个诸侯国,经过商周春秋战国,到最后秦的统一天下,一直在兼并优化,是历史趋势。孟子看得还是很准的。但这过程中,仁到底起了多少作用呢?

曰:定于一,法自然。

7 仁与心:能推恩者王天下

孟子说没听过孔子弟子谈桓文霸业,其实是不屑于谈。儒家主张的是行王道。

孟子从齐宣王不忍杀牛祭钟出发,推出宣王有仁心,却不为仁政。提出能推恩者王天下。“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孟子劝宣王:“我们要知道轻重,得用秤砣、砝码来量;要知道长短,得用尺来量。每样东西都有其衡量的标准,心也如此,甚至更需要标准。请您也量一量吧。”心是推己及人的核心。能不能将一个人本身具有的慈善仁良推广到他人,就在于内心的感受力和同情力、理解力。孟子劝宣王从心出发,做出选择是推恩及人还是兴兵构怨。

后面孟子点出宣王的大欲是图霸业,但指出他图霸业的途径是缘木求鱼。后又通过邹不敌楚的推理,告诉他要反其本,施行仁政,才是图霸的唯一正确方法。宣王显然被孟子征服了。孟子又给他描绘了曾经在梁惠王那里描过的仁政治国的美好画面。

曰:推己及人,从心出发

相关文章

  •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梁惠王上》02:三台戏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

  • 读《孟子》| 梁惠王上

    题解 孔子的仁:爱人、忠恕、推己及人,社会最高道德标准。 孟子的仁:仁政。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梁惠王,即魏...

  • 何必曰利

    近日,读《孟子见梁惠王》一文,颇有感触。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孟子说...

  • 一起读《孟子》:是什么让你成为通情达理的人

    这篇读《孟子》大开脑洞,认为孟子忽略很多他和梁襄王会面的细节,我们先看故事背景。 孟子费劲心思游说梁惠王,无奈梁惠...

  • 《孟子》网络自读共学活动之四。20191.17(周四)

    今上午听了一阳老师读的《孟子旁通》两遍,晚上读了《孟子》“梁惠王章句上”一遍,“梁惠王章句下”三遍,共四个小时。 ...

  • 孔孟之乡成语典故——不远千里

    成语出处: 语出《孟子·梁惠王上》 原文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

  • 与民同乐才是王道——《孟子》学习02

    一.二、梁惠王上(02) 【原文】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孟子对曰:“贤者而后...

  • 孟子-梁惠王-02

    孟子见梁惠王。王立于沼上,顾鸿雁麋鹿,曰:“贤者亦乐此乎?” 孟子谒见梁惠王。惠王正站在池塘边上,观赏着那些奔跑飞...

  • 义利之辨学习笔记

    学习【孟子.梁惠王上】之义利之辨。 原文: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对曰:...

  • 《孟子·梁惠王上》04:孟子的解题思路

    《孟子·梁惠王上》04:孟子的解题思路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曰:“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孟子》| 梁惠王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bynd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