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觅老家

作者: fsl | 来源:发表于2022-10-03 22:21 被阅读0次

    郑重声明:九月星空推荐团推荐,本文系首发原创,文责自负!

    我的老家在少陵塬上的一个小村子,离开老家四十一年了,国庆节的下午我与爱人开车上塬,想看看我的老家。

    老家所在的小村子,十一年前因航天城发展需要被拆迁了,如今我回到少陵塬上只能看到新建起的一座座研究所、一处处厂房。走近原来村子的旧址,我就想起童年时光,站在老家宅子的原地,我就想起我亲爱的爸爸妈妈,小院里传来一家人温馨的笑声。

    我老家的村子叫韩家湾,原属于杜陵乡政府,长安县撤县升区后,合并到韦曲街办。

    我们村东西长,南北短,村子只有一条主街道,主街道是东西贯通,在主街道的北边有一条巷子,巷子北边的人家房后就是后涯。

    主街道的东南侧住着十多户人家,统称南园子人;距离主街道南五百米住着四户人家,称南窑人;距南窑人六百米的西南角,住的五户人家都姓周,称周家窑的人。从人们对住户的称谓上都能看出,我们村是有窑厂的。

    是的,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我们村的砖瓦厂远近闻名,生产队生产的砖瓦不但供西安城里的单位盖房子用,也卖给四邻八乡的乡亲们盖房用。

    我们村子不大,只有三个小队,一队人在村东头居住,包括南园子人和南窑人;二队人家都在村中心居住,巷子的住户也是二队的社员;三队人住村西头,周家窑的人都是三队的。每个小队不到五十户人家,全大队不到一百五十户,人口一千一百二十人。

    因为我们村地势较低, 村庄建在凹地上,初名“韩家凹”,后改称为韩家湾。为了天涝时住户房子不被雨水淹,村民在村子东头、西头各修建一个大涝池,积聚周围流过来的雨水。涝池雨天里积聚的水可以供牲口饮水,村民还可以洗洗衣服、农具等。

    在我的记忆里,村东头的涝池边有一棵大柳树,中间空心,上面竟然发出八根枝条,这八根树枝有胳臂粗,树冠很大,每到春天郁郁葱葱。

    在炎炎夏日,有的乡亲晌午便会来涝池旁乘凉,微风裹着水面的凉意,令人顿感舒坦。下午,妇女们拿着搓衣板陆陆续续来到涝池,她们一边洗衣服,一边拉家常,水边不时传来笑声。

    这个大柳树是我们家的,一九六九年我们家盖房时,伐了这棵大柳树,八根树枝做了椽。

    后来,村里的条件一天天变好,家家都打了水井,女人们不再去涝池洗衣服了。涝池渐渐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最终成为平地,消失了。

    我们最早的家在村中心,东邻一队饲养室,西邻“财东家”,那个小院子给我留下的印象是窄窄的院子,只有一步宽;一九六九年盖房子到村东头,这里才是我真正长大的老家,在这个我们家独立的小院中,留下了无限美好的时光。

    还记得村子西头有一座庙,母亲说村子里的人们以前在那里烧香,文.革开始就没有人烧香了,所以,我没有见过人们烧香,我的记忆里二姐在那里上过一年学。

    韩家湾村的村民以韩姓为主,约占全村户数的90%,席姓有八户,我们的祖先从灞桥新合村迁到杜陵乡,也起名“新合村”,后来我爷爷的爷爷们,哥几个又从新合村迁到韩家湾村。现在杜陵新合村有一个村民小组,而韩家湾姓席的只有八户,我爸爸小时候还回新合村上老坟。

    韩家湾周姓五户,翁姓一户,孙姓一户,张姓一户(是我姑奶的儿子,本是南里王村人,从小在我家长大,就落户在韩家湾了)。

    我们村子总计有六种姓,虽异姓但同心,勤劳本份,七八百年来,固守着少陵原的这方热土宝地。

    “南登杜陵上,北望五陵间。秋水明落日,流光灭远山。”这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描绘杜陵塬风光的佳句。古时的杜陵塬,天高气清,景色旖旎,是一片凤集龙聚的祥瑞胜土。

    进入新世纪,随着长安城市化建设速度的不断加快,杜陵塬固有的淡定表情从此改观,显得空前的热情洋溢,活力无限。散布与塬上的古村名寨也正接受着一次发展浪潮的洗礼,我们韩家湾村便是这些村寨之一。

    航天城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新的机遇,航天管委会给我们村建设的新社区已完工,村民们有望明年就可以搬迁回社区。

    遗憾的是,我亲爱的妈妈再也不能回去了,她老人家生前一直盼望能回到离开二十六年的村子!

    美丽的韩家湾,我小时的家园,永远寻觅不到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寻觅老家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osnd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