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我们的声音练习公益群,我向小伙伴们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在朗读时,我们要读完整的一句话?
小伙伴们积极发言,踊跃讨论:
由这一场讨论,今天早上引出了我想写的这篇文章《朗读,如果只是认字,还有趣味可言吗?》
其实从讨论中,可以看出大家都清楚,并且理解这个问题,许多朋友回答的也很到位,但为什么在实际操作的时候就做不到呢?
有这样几个原因:
01 没有视觉习惯
从客观上来说,我们的视线有一定的局限性,一眼能看到的字数并不太多,所以尽管很多人也清楚,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是一句话一句话说的,但是一到朗读时,却只会读字读词。
我们都知道,眼睛看到的会反应到大脑的中枢神经,从某种程度上说,眼睛会有一定的欺骗性。在朗读中,眼睛只能看到眼前的几个字,我们的大脑也只能处理这几个字的信息,而对于后面的字,因为眼睛没法及时收集信息,大脑自然无法处理,所以这就造成大部分初学者“认字读字”的情况。
但是也有许多人朗读或播讲的速度非常快,比如说播音员,央视新闻播音员的平均速度在一分钟300字以上。在生活中,也有的人可以做到一目十行,这是经过专门的速读训练的。
02 没有做好充分的预习
很多朋友习惯一拿到文字就开读,殊不知这会在无形中逐渐形成不好的朗读习惯。
试想一下,这篇文章对你而言就是一位陌生的朋友,你对这位朋友一点都不熟悉:他长什么样子?他有什么特征?他传递给你什么信息?他带给你什么价值?这些你都不了解,不做一点点预习工作,至少把生字或者读不准的字音解决掉吧?但即便这么简单的预习工作都没有,你想想,读这篇文章,你不是“认字”又是什么呢?
03 没有句子的意识
其实很多人对日常语言有句子的概念,但是到朗读时就想不起来了。所以即便前一天群里面的同学讨论的相当热烈,但是第二天出题考大家“练习朗读的最小单元是什么?”,还是有一部分同学回答不上来。
针对上面的三种情况,一 一给出改善方法:
第一条 培养更开阔的视觉习惯
我的老师曾让我做过这样的训练:让我每天进行读报练习,训练我的眼睛扫视的能力:即在看到眼前几个字时,眼睛的余光能看到后面的几个字。余光扫到的地方,实际上已经做了一遍“预习”,再读那里的时候就不会陌生,而且也让你的眼睛能逐渐看到一行,而不是几个字或者词语。这种能力是可以训练出来的。
另外还有一点,很多词语是专有名词,或者日常我们耳熟能详的,所以对于这些非常熟悉的,我们在看到时几乎可以一眼扫过去,比如:
参保对象为:经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中专、特殊学校、技校、职校等学校中的在册学生。
中间斜体字的部分虽然是词语,但是我们非常熟悉,所以一眼扫过,在朗读时你也会很流利地“读句子”。
这就说到了第二条:熟悉。
第二条:做好预习,熟悉眼前的文字
拿到一篇新文章,我的做法是:
第一步 快速地浏览两遍,大致了解这篇文章的内容以及传递的情感,然后看看有几个段落,一个段落里有几句话,文章中有没有生字,或者我不确定的多音字,做好必要的标注。
第二步 小声地读出声,把每句话里体现这句话意思的主要字词找到,加粗体,这是重音标注;
第三步 在合适的位置设置断句(或者叫停顿),用空格键表示。
还是以上句为例:
参保对象为:经政府部门批准设立的 幼儿园、小学、 初中、高中、 中专、特殊学校、 技校、职校等学校中的 在册学生。
重音:强调“在册”,划定参保对象的范围;
断句:分别在 “设立的”、“小学”、“高中”、“特殊学校”之后以及“在册学生”之前都输入了空格,提示有短暂的停顿。
第四步 才是开口朗读,读熟练后再录音。
有了这个流程,至少你在朗读时减少了紧张感,因为熟悉,所以能做到“心中有数”。
第三条 培养句子意识,打开视野
以上的练习已经在培养句子意识了,只是这种转变需要有一个过程。
要相信,一旦你能朗读句子了,你会发现朗读变得简单了,你的眼前看到的不再是几百上千个汉字,而是十几、几十条的句子,因为视野变得开阔,而你朗读的格局也随之打开。
到那时,你就能真正体会到朗读的乐趣!
毕竟我们不再是小学生,不需要仅仅满足于认字读字的层面。
以上是我个人在学习朗读的过程中一点体会,希望对你有帮助!
随手赞赏,手留余香!欢迎关注我的简书号,我会持续分享声音练习的方法与技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