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具有一维性,过去了就不会回来,每一天都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你的梦想还在吗?
—— Wendy
人物身份:宁波人物读者
人物互动:讲述自己外公的故事
我的外公,1928年生人,今已九十高龄,走马塘进士村陈家团后裔。
他一辈子以教师为职业,退休前是宁波二中语文组教研组组长,被评为“宁波市高中高级教师”,也曾在宁波效实中学任过教,退休后被聘请去高复班讲课。
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生在旧社会,工作、生活又主要在新社会,人生经历是两个时代的碰撞,曲折而丰富。
外公(左)和他的哥哥在我印象里,外公永远声如洪钟。外公说这是他在教书生涯中练就的绝活。
那个年代,讲课没有话筒,一个课堂五六十号人,高复班有时近百人,要让坐在最后一排的人也能听得一清二楚。
他这个习惯延续至今,有时没控制好,再加上年纪大有点耳聋,靠近人讲话,也是“如雷贯耳”(本人好几次享受过此待遇,我的小心脏啊……)
家里过年过节总有成批学生来看望“陈老师”,外公和学生的感情很好,不光他们自己来看,还带来了自己的下一代看望。
其实每个人在学习生涯中,都会有很多位老师,有几位老师你会一直记在心头呢?除非这个老师真的很特别。
我外公就是这样一位“特别”的老师,我称之为“文青的典型症状”。
“症状一”理想主义,注重精神世界,喜欢文化传承
文青永远重精神世界多于物质世界。
外公很早就对我们说,他以后并不会留什么物质遗产,而是要留文化遗产给我们。
甚至我大外公,他的哥哥故去后委托他处理遗产,他用遗产成立了一个奖学金,用来奖励大外公后代学习出色的子孙。
外公是典型的书生习气,只要是所见、所闻,并有所感,就喜欢动笔墨。
几十年来,他每天都记日记,也不长,就简单记录生活的点滴。
自从外婆过世后,他一个人住在颐乐园,平日里也没啥事,除了弹琴、画画、种花外,就开始系统性地写文字并集结成书。
几年来,陆续写了《飞鸿踏雪》《莘莘学子》《思悠悠 情绵绵》等六本书。
这六本书都是由他在一家印刷厂工作的学生帮忙印制,没有书号,自费,用以送亲朋好友、同仁学子。
但印刷厂印书,起码500本,量过大。近几年他就购买了台彩色打印机自己打印,印数能适当控制,打印了《走远方 留足迹》《追求晚年乐》《欧洲游》等八本册子。
家里到处都是印刷完的书和没印刷完的文章、照片,生生把自己的房间变成了一家小印刷厂。
封面交给学美术的表弟设计,编辑就交给我,选材和校对由他自己来。
都说著作是文人的终极梦想,他就这样干着干着上路了。虽说并没有出书,但圆了自己的梦想,也为我们这些后代留了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他做的另一件大事就是带我们去走马塘寻根。
走马塘是我外公所在的陈家团的发源地,被称为中国第一进士村,历史上曾出过70多个进士。
外公找到了村里的长辈,要到了家族的家谱。
家谱关系到家族的辈分、排行,负责修谱的人往往是德高望重者,又需要较高的文化素养。
在家谱中,我看到了以前人们对辈分的讲究。
传宗接代是宗族观念的核心,非常强调血缘关系,只有亲生儿子才可以用红线标注,女儿或过继、抱养的儿子都只能用蓝色标注。
每一辈都有一个字是相同的,表明辈分,还要避祖先讳。
寻根是找寻家族和文化的归属感。
“症状二”:喜欢大自然,享受田园生活
最近《中国诗词大会》特别火。
有文称:“《诗词大会》为啥这么火,因为每个人的心中都还住着‘诗和远方’。”
喜欢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却被困在城市的钢筋水泥中?
外公十多年前就实现了这个梦想。他说走就走,退休后就为自己物色了奉化的一个小山村(他以前下过乡的地方)和外婆一起过起了田园生活。
直到外婆过世后由于医疗条件不便才回到宁波住进了颐乐园。
那几年,他在自家院子里开了个鱼池,养了几十条锦鲤,鱼池上搭了架子,种植紫藤花,花瓣落下来非常漂亮,院子前的地里种了各色花草。
印象很深的是有一次种了一百株月季,由于照料得当,头一年开花时花瓣像碗一样大,开得满园子都是,香味浓郁,真是让人心醉。
我和外婆一起拿了盆来收集花朵,满满的好几盆。
当时我有个同学脸上长了不少青春痘,闻之就说要一些花瓣来洗花瓣脸,我真带了些给他。
后来痘痘倒是没消下去,但这件小事居然在毕业时的留言簿里看到了,看来真的让人印象深刻啊,呵呵。
外公外婆和他们在村里资助的几个孩子
“症状三”:乐山乐水,爱好旅游
外公外婆都是教师,工作时每年都有寒暑假,每年他们都会去各地玩耍,留下的照片装满了相册。
在国内已很少能找到他们没有去过的地方,很多地方都已经二游、三游了。
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和哥哥就跟着外公外婆,乘着火车(那时候还买半票),一路游了上海、南京、安徽多个地方,最后在兰州小住了一个月。
代价是每天都得写日记,那一沓厚厚的日记后来在某一天被发现垫了桌角……
近几年,外公的路线开始向国外发展,欧洲、日本、俄罗斯、新马泰都留下他的足迹,每年有计划要我们陪同。
但外公的年纪太大,经常被各旅游团拒收,他很是懊恼,想尽各种办法与旅行团斗智斗勇,多次前往旅行团亲自“面试”展示自己的健康,让人哭笑不得。
最惊险的一次,他提出要去西藏!当时全家都反对。
西藏这个地方,海拔太高,年轻人都吃不消,何况外公都快90了,提出两次,两次都不同意。
结果去年兰州的二姑婆去世,他去兰州参加丧礼,过了两天,给我们打电话“我现在在西藏!跟你们说一声,不用担心,过两天就回来了!”
全家都吓到了,路太远,只能天天电话跟踪。原来他在兰州买了去西藏的火车票,自己悄悄地去了。
回来后,他写了《我到了拉萨》,说去拉萨是他的一个情结,终于实现了。
为了一个情结就敢冒这么大的风险,我外公真是个充满理想主义色彩的老文青!
当然除“典型症状”外,外公还有些“非典型症状”。
“症状一”:做事坚持,认准的事就一定要完成
在写完自己首本自传《飞鸿踏雪》并编了自己的影集《我这一家子》后,他开始策划第二本书,起名《莘莘学子》。
设想是让自己的学生们都写一篇文章,他做修改,涉及各级各届,各行各业。
他的学生现在都正值中壮年时期,他们的经历可以反映时代的变迁。
可是,毕业那么多年了,要再拾起笔写文章,太难了!想想做学生的时候写作文也是头痛的啊。
这时候,陈老师开始发挥他老师的威力:频繁电话催交作业~~同学们还是不愿意交,怎么办?
除了催之外,还组织了佳文赏析,将先发来的作文修改后群发给大家进行点评,每周一篇,风雨无阻。
就这样,最终非常艰难的集结成册,这可比自己写要难多了!
有些学生不理解,开始抱怨,开始躲着他,其实他也是难过的。
在《莘莘学子》的序里,他写道:“多次问自己,这样做到底有没有意义”,但这本书最后确实实现了编书的初衷,还有不少同学因此还彼此联系上了,组织了同学会。
我想,这也是外公受到学生尊敬的原因之一。
“症状二”:有时固执不服输
要想写书,是必须要用到电脑。
外公在自己80岁高龄时,毅然下决心,学电脑!
我:“怎么学,报班吗?”
外公:“不,太慢,也不实用,我不要理论,就要实际操作,你帮我把每一步写下来,我照着操作!”
我:“……外公你这样是学不会的!”
外公:“谁说的,我就要学来给你们看看!快点写。”
我:“@#@¥@#%”
就这样,我从大三开始,每次去外公家,除了做秘书,还要负责“教”电脑。
然而一年、两年过去了,外公还是纠结在WORD的增加、删除中,然而还是坚持要学,一度崩溃……
但是六年、七年过去了,他已经会WORD的基本操作,偶尔还能插个图,虽然常常失败……
这算不算是奇迹呢……
我曾经在看完电影《狼图腾》后写下影评:“养了七年狼,等了两年雪的诚意之作,真的不错!戏里执意养狼的冯绍峰很固执,花七年时间养狼的法国导演也很固执,固执的人一般都不太讨人喜欢,不过这世上艰难的事也许也只有固执的人才能做到,不是撞得头破血流,就是撞出朵花来。”
这,真是我的心声!
写在最后
日子总是过得很快,回头看看,又留下了什么。
就像苏轼《和子由绳池怀旧》中所写:“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这也是外公自传《飞鸿踏雪》的书名由来。
临空飞翔的鸿鹄,行进是永恒的,停留只能是一小会儿,何况是泥上残雪,融化了就见不到什么踪迹,比喻往事留下来的点滴痕迹。
其实外公一生的经历曲折而丰富,他也留下多篇记录,读来很有教育意义。
但他对我而言更重要的是言传身教,有梦想,那就去实现,不试试,怎么知道不行呢?
时间具有一维性,过去了就不会回来,每一天都是你人生中最年轻的一天,你的梦想还在吗?
你又想在你宝贵的生命中留下些什么,我想这是每个人都值得思考的。
而外公,他是我心中最酷的老文青!
没错,我是Wendy,我是宁波人物。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