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由中国农业大学孙庆忠教授总策划,在中国农业大学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涉县农业农村局农业文化遗产研究团队、香港乐施会、涉县旱作梯田保护与利用协会四方共同努力下,河北涉县旱作实验梯田地名文化志《历史地景》、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村落文化志《石衔邻里》、河北涉县旱作石堰梯田作物文化志《食材天成》像刚出笼的馒头热饹饹地出锅了。
这套丛书由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挖掘了王金庄三大板块的重要文化,功载千秋万代,是王金庄人的空前盛事。作为土生土长的王金庄本地人,我高兴得心里没法说,立即发了个的朋友圈:
《著丛书留子孙》
很荣幸,荣幸我的简书小文字在三本书中都有收集和引用。
很荣幸,有幸参与其中,有幸参与了《历史地景》第三章《大南沟南叉》、第七章《大崖岭》和第九章《岭沟》的编写和整理。
很荣幸,有幸在新书发布会上发言,同志们大笑,笑什么呢?我哪里幽了一默?
《石衔邻里》中,三处收录了我的摘花椒和元宵节闹社火以及倒茬轮作的种植习惯。



《食材天成》,收录七篇。其中有《地种百处不靠天》。
地种百处不靠天(一)
山地气候复杂,情况多变,你若把庄稼种在一处,一旦遭受自然灾害,你就会“指地不收田”。不论种在哪里,不要抱有太大的指望,要想到意外情况的出现,要想到这处有可能不收,再往别处种上一些。冰雹,虫害,雨涝,干旱都是预料不到的。
阴地阴湿,阳地向阳,阴湿地里,干旱年景也要见籽,阳坡地,扛不住旱,遇着旱年颗粒不收,所以旱地种植讲个阴阳搭配。
所谓“旱年长板儿,涝年长粪”指的就是阴地地板厚实,地板厚就是土头厚,耐干旱,一冬天不下雪,土壤还是湿湿的,春天播下种子,也能免强拿住苗。“见苗三分收”,只要拿住苗,稍微来点小雨,就会收入点。
阳坡地,旱年不长,但遇着涝年,就有了优势,只要肥料充足,就会茁壮生长,比阴湿地和渠沟地都长得好。
渠沟地遇着连阴雨,尤其山洪下来,地里一过水,庄稼被捋倒,也就没有下文了。
所以又有“丑妻不可弃,薄地不可丢”的农谚。
不是涝,就是旱,风调雨顺不多见,涝年也会收,旱年也会收,地种百处不靠天。如果种在一处,“丰收之年,也有不丰收之家。”“宁种十处,不种一处。”
分地那会儿,有人变着法地挑好地,时隔三十年,即使拿到好地的人,也没有富到那里去,今年长好地,明年说不定就会长赖地,山上遭霜冻,山下有可能幸免。山下被圪蛉毛骚猪獾糟蹋,山上也许安然无恙。
种山地有风险,估什不到风险在那里,去年山岭风口遭霜寒,花椒核桃黑枣,密匝匝的花都被冻干了,向阳背风处还有收获。由于自然灾害,导致收入减少,缺者为贵,花椒价格,猛涨到每斤42元。
今年果树花开,花稠骨朵大,花椒价格立刻跌到了每斤35元。
地种百处不靠天,是王金庄人在长期农耕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句特有农谚,是恶劣环境下耕作方式的正确选择。
不同地形适合不同作物,各种作物也要找适合生长的地形。“凹地椒,降地麻,垴头山药岗地花”。(花,指棉花,岗地适合种棉花)。







去年,涉县旱作石堰梯田被联合国粮农署认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在申遗过程中,我幸运认识了孙教授。在孙教授的鼓励下,我更坚定了乡土创作的信念,完成了第二本乡土文字,孙教授说,书名就叫《目光之外的村庄》吧。
借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的东风,我会更加努力,继续“著丛书留子孙”。
另外《太行深处王金庄李彦国》已经在喜马拉雅上架了,并被制作成了有声剧。打开耳朵就可以进入王金庄了,山里的人山里的事。借此一并感谢热衷于王金庄文化研究的天津作家协会的从容小主老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