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读围城,我认为中书的围城算是一本有看点但又无所惊艳的书。因为书中有很多具有时代意味的“老梗",读起来颇为有趣,但内容和情节上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往后读,更觉如此,但仔细一想,这本书就有了不同的味道。也许这就是一本好书的魅力,在书中的不少情节,其实都充满着生活的味道。从主人公方鸿渐说起,中书花费了大量笔墨描写鸿渐的情场故事;从一开始被鲍小姐玩弄感情到与苏小姐交好,书中对鸿渐的心理描写无不体现了方鸿渐这个人物本身的矛盾:明知鲍小姐有未婚夫与其交好不合适却还是压抑不住肉体的欲望在归国途中滚了床单。与苏小姐相处的过程更是作为小说的主线,多处刻画出方鸿渐性格的软弱。书中对两人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从只言片语中不难得知,有那么一刻,方鸿渐确是对苏文纨有点感觉的,而后的拜访也多是因此所致。但仅过去那么理想的一刻,鸿渐遇到了唐小姐,深知自己不爱苏文纨却又不忍心一刀两断,矛盾与鸿渐性格里的懦弱、优柔寡断精彩的体现在朴实的文字中。但我想中书是偏爱唐小姐的,在鸿渐遭到苏小姐报复后他再一次犹豫,最后放弃了自己对爱情的追求。作者的安排无疑加深了对鸿渐这一人物形象与性格的刻画,但若与自己喜爱的人在一起,最后心想事成完成婚姻,再安排与孙小姐大同的婚后生活,是不是更能体现本书“围城”的主题呢?围绕本书的情节其实不难发现,作者虽没有在文字中直接大量的围绕围城施展笔墨,但却在一件件发生在小说人物身上的事情中描绘出了生活这一最大的围城。从书中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婚姻,更是生活中的一件件琐事,学习,工作,其实都是一个围城,城里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进来。
在去往三闾大学的路途中,书中对李梅亭这一人物也从方鸿渐的角度进行了详细的描写。事实上,中书把当时许多国民共有的品质都嫁到了他身上,使他具有了特殊性。在他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人们的自私,投机。尤其在去任教的路上表象的淋漓尽致。从另一重要人物赵辛楣口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对方鸿渐这一人物的评价:“不讨厌,但全无作用”。这其实也是对不少读者的劝告,毕竟不少读者如我都多多少少在方鸿渐身上读到了一点自己的影子。反观赵辛楣本人在书中的形象:自身能力强,家境富裕,仪表堂堂,算是最为符合精英阶层的人物设定;感情上对苏小姐执着,却又在苏小姐嫁给曹元朗后放得下自身感情,这点上也算是个真男人。但其实不然,个人认为,赵辛楣一直放下一切的追求苏文纨,生活围绕着一个女人打转,本就不太理智,结合在旅途中赵辛楣各种顾全大局,敢做敢当的表现,我更倾向于认为赵辛楣是个有一定人格魅力却又在存在矛盾的人。这也许与本书的主题有关,结合杨绛女士对本书选材的解释本人将其理解为加深对主旨的表现。
在三闾大学中,像韩学愈这种学历造假却能做到撒谎斩钉截铁,自圆其说还毫无愧疚的人在大学中混得风声水起。老科学家高松年相比韩学愈更是高上一级,几位系主任的斗争看似各有各的高明,但在他手底下尽如玩偶一般,阴险狡诈的境界可谓更高一层。小说虽无正面描写其谋,但学校内关键的派别斗争他都在场且理由充分,毫无破绽,可谓是极具政治家形象的“老”校长。
小说以夫妻间又一次激烈的争吵而结尾,戛然而止。但结合书中人物的性格,本人认为想象的空间并无多大,方、孙两人虽然都对对方没有非常真挚的感情,但都是爱面子已经屈从于家庭(父母)压力的人,若围城仍有后文,想必也是艰难和好,一段时间后发生更激烈的争吵......如此深陷于婚姻围城中,无法挣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