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围城》

作者: 0933ZMN | 来源:发表于2019-05-17 23:47 被阅读19次

                                                                     浅谈《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读完《围城》,我终于明白为何围城会被誉为“新儒林外史”了。书中塑造了大批旧中国知识分子的形象,他们大多留学归来,有才华有背景,但他们都有着不同的人性弱点,如贪婪、软弱、自私、虚荣等。钱钟书先生以别样的幽默和温情的讽刺,剖析了这群人的个性、道德上的弱点,揭示了他们的精神困境,人生围城。

   《围城》的象征源自书中人物对话中引用的外国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又说像“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但若仅仅局限于婚姻爱情来谈“围城”困境,显然不是钱钟书的本意。“围城”困境贯穿于整本书中的各个人物,他们都在某方面陷入了围城之中,“围城”困境也存在于每个人人生中各个层次。

    主人公方鸿渐是一个全无用处的失败者,他这人明明桃花还可以,最后却糊里糊涂地就跟孙柔嘉结婚了,婚后他一直陷于婚姻的困境,与孙柔嘉争吵,处理不好方家与孙家、陆家的关系,陷入家庭与婚姻的围城。在三闾大学中,他处理不好人际关系,顶多也就赵辛楣跟他关系好些,到最后也是被解聘,被排挤,工作也没着落,被困于社会与友情的围城中。我认为方鸿渐的不上进、懦弱、甘愿平庸以至于他永远只会随波逐流,碌碌无为,难以冲出围城。想要冲出围城,并非易事,首先必须要坚定信念,为之努力。可方鸿渐这种先天不足、后天懒惰,他自己都甘愿被困在围城中,谈何冲出围城呢?其次,可以冲出围城的人,自己也是有能力的,有实力去实现自己想要的目标,比如赵辛楣在离开三闾大学后,凭借自己的政治才能、口才与社交能力等,在重庆混得好不风光。可方鸿渐呢,学位都是假的,又没有工作能力与交际能力,自然无法成功冲出围城。

   现实中有多少人像方鸿渐一样,终其一生,碌碌无为,一直被困在各种“围城”之中,无法出去,甚至不想出去。只能随波逐流,在“围城”之中苦苦挣扎。

相关文章

  • 浅谈围城

    很喜欢《围城》这本书,在别的文章里有提到过。 为什么会突然想写这篇文章呢? 前几天我和我的小伙伴去图书馆借了几本书...

  • 浅谈《围城》

    浅谈《围城》 《围城》是钱钟书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部风格独特的讽刺小说,被誉为“新儒林外史”。读...

  • 浅谈《围城》

    初读围城,我认为中书的围城算是一本有看点但又无所惊艳的书。因为书中有很多具有时代意味的“老梗",读起来颇为...

  • 浅谈《围城》

    这本书久仰大名,却一直未能细看,印象中最深的是那句“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却想出来”,一直以为这是...

  • 《围城》之中方鸿渐的矛盾与挣扎

    普通人之痛 ——浅谈《围城》中方鸿渐的矛盾与挣扎 不同于我几年前第一次读《围城...

  • 浅谈《围城》(一)

    提到“围城”,大概每个人都会说“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然后感叹生活中随处可见“围城效应“,以婚姻为典型...

  • 浅谈《围城》结局

    这是《围城》结尾的一段话: 那只祖传的老钟从容自在地打起来,彷佛积蓄了半天的时间,等夜深人静,搬出来一一细数:“当...

  • 浅谈围城三境界

    “你是个好人,但全无用处” 我一般读书都很慢,但我觉得,有时候读一本书的收获却大于别人读十本书的收获,...

  • 浅谈如何摆脱人生围城

    守住心的自由 读完《围城》,合上书,静静回想,书中有谁真正摆脱了他们人生的“围城”吗? 没...

  • 浅谈营销基本法后感

    读完孙经理写的浅谈营销基本法,自己深受体会,让我想起了《十月围城》中,那句著名的“唯有进步值得信仰”。文化也好,进...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浅谈《围城》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zstzaqtx.html